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的智慧与情怀

班级管理的智慧与情怀


• 普及疾病预防、饮食卫生常识以及生长发育和
青春期保健知识。
• 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提
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
班主任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的策略 • 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有机整合 • 做好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和演练 • 征得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支持 • 借助主题班会进行系列化的教育
主题班会:定班规
S T U D y
签名 仪式教师 总结 Nhomakorabea达成 共识
小组 try 讨论
问题 呈现
1.我在乎他人的感受。 2.我会注意保持安静的标志。 3.我会注意讲话的规则。 4.我会遵守“停止”规则。
班级精神文化形成
• 写在墙上的 • 口号中喊的 • 班徽中画的 • 班歌中唱的
师生关系中的 同伴交往中的 集体活动中的 独自言行中的
角色定位
工作内容 创新理念
教育情怀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与教 育活动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 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 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 • •
老师倡导的 全体认同的 家长赞许的 大家遵从的
物化过程
行为方式
精神追求
(五)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
• 做好安全常规管理和教育 ——全面性、预见性、基础性 • 注重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
——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有计划地开展生命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禁毒 和预防艾滋病教育。
计划
实施
检查
总结
班级管理 目标
班级管理计划
班级管理计划是指确定班级管理的目标 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手段、方法、措施, 是计划职能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 班级管理过程的起点。
班级管理的实施
班级管理的实施,是把班级管理的计划付诸实行, 落实为管理的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 班级管理的实施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它的
㈠ 作息制度
㈡ ㈣ ㈤ 班级教室卫生 保护学生视力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㈢ 教学卫生
班级劳动
㈠ 自我服务劳动
㈡ 公益劳动
㈢ 勤工俭学活动
班级学生学习管理
㈠ 建立学习检查制度 定期的学习检查,既能保证班级有正常的教学 秩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学业、遵守制度、珍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与作风。 检查学习的内容包括: 1.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学习纪律的执行情况 3.学习成绩的升降情况 ㈡ 建立学习经验交流制度 ㈢ 建立学习奖励制度
——里克纳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组建期(班集体的内涵、类型、班级特点) 2.班集体形成初期(确立目标、组织机构) 3.班集体形成期(形成领导核心、良好的舆论和班风) 4.班集体的巩固、发展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凝聚力)
以学生为本的班集体建设
爱护学生 鼓励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50
建设班集体的策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 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8日)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班主任担负着管理班级的任务,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者, 必须关注管理育人的目标。 • 班主任要进行班级日常管理,但又不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管 理任务,需要具备经营班级的态度和情怀。 • 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不是简单的照章办事,更需要班主任有 创新的思维、灵活性和研究的意识。
主要内容有: 1.组织 2.指导 3.协调
班级管理的检查
班级管理的检查是对班级管理计划执行情 况的监督和价值判断。它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 中介环节。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统一的标 准。
班级管理的总结
班级管理的总结,是指对班级管理过程中 某一阶段,某一周期的工作总的分析和总的评 价,作出结论,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并把总 结出的结论、经验和教训,渗透到下一阶段、 下一周期的工作中去,提出下一管理周期的努 力方向和改进内容。
关爱
尊重
赏识教育 的本质
信任
家校沟通 宽容
40
真诚
时机
具体
针对性
41
老师如何把握赏识的时机? • 学生觉得迷茫,需要得到明确指引时。 • 学生产生动摇,有了放弃打算时。 • 学生对自己开始怀疑,需要得到老师确证时。
赏识教育中的教育策略
• 了解清楚再做决断。 • 放慢一拍去做反馈。 • 换个场景再想办法。 • 坚持底线绝不动摇。
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日常管理(常规工作) 班级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
正面引导(个别教育)
班级管理
安全教育与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三好生)
班级活动设计组织
(一)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 1.班级工作计划 • 2.班级工作总结 • 3.班级档案制度 • 4.班务日志 • 5.班级体育锻炼 • 6.班级卫生保健 • 7.班级劳动 • 8.班级学生学习管理
班级管理的智慧与情怀
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里是一个管理者吗?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哪些必做的事情? 科学的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从哪些理念的转变开始? 班主任仅仅依靠智慧和创意就能做好班级管理吗?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
• 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 班级管理需要提升的新理念 • 班级管理中应有的教育情怀
电子班务日志
班级体育锻炼
班级体育锻炼是指以班为单位,以锻炼小 组的形式,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由班干部 或体育小组长直接负责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其 基本内容是:
(一)两操 (二)课外体育锻炼 (三)运动竞赛
班级卫生保健
班级卫生保健是指班主任协助保健教师和 体育教师一道进行的卫生保健工作。它的具体 内容是:
班级档案制度
班级档案制度是对每个学生包括德、智、 体、美、劳等诸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考察和 记载,并对这些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 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班级管理的规律性, 以达到完善班级管理的目的。由班主任填写。
班务日记
班务日记是由值日 的班干部填写的,记载 班级一天德、智、体、 美、劳所有情况。
• 以班规制定为契机,提升学生对制度规范的服膺。 •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 抓住关键事件和重要活动,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 • 增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心理上的 相融。
制定班规应遵循的原则
• 主体性: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过程,而不是班主 任一人包办。
• 简约性:班规适宜制定大的、方向性的要求,而 不是面面俱到。 • 正向性:班规要采用积极的引导性的话语方式, 少用采用负向的否定的言语。
生 涯 规 划
动 机 激 励
方 法 指 导
学S 习T U 管D 理y
(二)学生的引领与个别教育
1.关注班级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全納教育的原则。 2.注重“潜能生”的成长,恰当使用赏识教育的策略。 3.促进班级里“中等生”成长,提升中等生的效能感。 4.做好优等生的发展促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同伴群体的特殊意义
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这种伙伴关系对他们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包括道德 )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们在特有的儿童社会中,通过解决个人与集体 之间的矛盾、解决个人与伙伴成员之间的矛盾,学 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经验协同和竞争之间的 矛盾。 他们在横向的人际交往中学习社会生活所必要的 技能和态度,使社会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班级道德社区的必要性
如果无视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形式的事实,教育就会失败。要想 在尊爱和责任心方面的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必须把课堂道德社区的形 成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 ——约翰·杜威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准则,他们需要一个社区环境去互相影响, 去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去解决矛盾。作为团体的成长,他们需要从 他们直接的社会经历中学习公平的游戏、合作、谅解和维护每一个个 体的价值和尊严。
班主任在个别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 正视差异 • 尊重差异 • 因材施教 • 分层评价
单一学生发展评价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了解和熟悉每一 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 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 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注意倾听学生的声 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 育和引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 作的意见》2006年6月8日)
•管理者
指导者
引领者
教育者
6
善 行 树
案例:花钱却吃不到的午餐
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
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
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
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 都是我的言行所致。 ------海姆·吉诺特
安全教育需要活动育人的理念
(六)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 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 念和集体荣誉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