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高二期末检测试题化学10.7.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P:31 S:32 Na:23 N:14 CI:35.5Mg:24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3.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因素是A.n B.n、l C.n、l、m D.n、l、m、m s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5.下列各组中,元素的电负性递增的是A.Na K Rb B.N B Be C.O S Se D.Na P CI6.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7.下列物质的溶、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O>H2O>O2>N2B.CBr4>CI4>CCI4>CH4C.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8.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 )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C.冰和干冰D.苯和酒精9.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0.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只形成两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1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12.高温、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可以使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等离子体的是()A.日光灯和霓虹灯的灯管中 B.蜡烛的火焰C.流星的尾部 D.南极的冰川中13.有关A1型密堆积与A3型密堆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1型密堆积是最密堆积,A3型密堆积不是最密堆积。

B.两者都是最密堆积,其中A3型密堆积是一、三、五…各层球心重合,二、四、六…各层球心重合;A1型密堆积是四、五、六层…分别和一、二、三层球心重合。

C.原子晶体一般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D.只有金属晶体才可能采用A1型密堆积或A3型密堆积。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分子晶体一般都采取密堆积,但要受到分子形状的影响。

B.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堆积的紧密程度大大降低。

C.配位数就是配位键的数目。

D.离子晶体一般都是非等径球的密堆积15.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NF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3式分别为;()A. 三角锥形SP3杂化。

B.三角形SP2杂化。

C.三角锥形SP2杂化。

D. 直线形SP杂化。

1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17. 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百分数为A、33.3%B、50%C、87.5%D、96.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填空题(共49分)18.(9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

根据已学原子结构及晶体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n-1)d10ns2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区和族。

(2)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的钛(Ti)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写出铝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4)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

(5)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某种元素,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该元素的名称为:。

(6)每nmoISiO2晶体中,Si-O键最接近mol。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

19(8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乙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_20.(8分)A、B、C、D、E为5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其中:B是由极性键构成的4原子分子,A和D可以形成B和E。

(1)A、C、E的化学式是:A C E 。

(2)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B与盐酸反应后,溶液pH 7(填“<”“>”或“=”),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中存在。

A.离子键B.极性键 C.非极性键D.配位键(3)已知B和E分子中存在着氢键,请写出另一种同样含有氢键的微粒,而且要求核外共含有10个电子:。

21.(5分)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O3分子的结构如图,呈V型,键角116.5℃。

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 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请回答:O3的分子结构(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的是___________。

A.H2O B.CO2C.SO2 D.BeCl2分子有(3)分子中某原子有1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___________对孤对电子。

(4)O3分子是否为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O3与O2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2.(12分)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简略框架图。

⑴请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按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划分成5个区,不全是金属元素的区为__________。

⑵根据氢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你认为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族;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请你写出支持这一观点的1个化学事实。

⑶上表中元素①、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比较元素①与元素②的下列性质(填>”或“<”):原子半径:①_______②;电负性:①_______②;金属性:①_______②。

⑷某短周期元素最高正价为+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3.(7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第二周期10种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组数据(所列数据的单位相同),除带“……”的四种元素外,其余元素都给出了该种元素的全部该类数据。

研究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每组数据可能是该元素的________(填序号)A.原子得到电子所放出的能量B.原子半径的大小C.原子逐个失去电子所吸收的能量D.原子及形成不同分子的半径的大小(2)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各元素原子的第一个数据:①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与前后元素相比,由于该元素的数值增大较多而变得反常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_____族;③根据你分析所得的变化规律推测,镁和铝的第一个数据的大小关系为Mg(1)______Al(1)(填“大于”或“小于”)。

(3) 分析每个元素的一组数据:①有些元素的一组数据中个别地方增大的比例(倍数)特别大,形成“突跃”,由此可以证明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②根据这个规律,你认为氧元素8个数据中出现“突跃”的数据应该是第_____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1分)1.C2.D3.B4.A5.D6.C7.A8.B9.C 10.B 11.C12.D 13.B 14.C 15.A 16.D 17.D二、填空题:(共49分)18.(共9分)(1)ds; ⅡB (2)3d24s2(3)1s22s22p63s23p1(4) Si S (5)铬(6) 4n 1:219.(共8分)(1)第二周期第ⅥA族(2)O<N<Al<Mg<Na(3)2Al +2OH—+6H2O=2[Al(OH)4]—+3H2↑20(共8分).(1)OH-、Mg2+、H2O (2)<,ABD (3)HF 21(共5分)(1)同素异形体(2)C (3)5 (4)否(5)否22(共12分)⑴见下表中s区和p区⑵IVA 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其他合理答案如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或化合物M+[∶H]-或NaH的存在等均可)⑶3s23s23p1 `><>⑷23.(共7分)(1)C (2) ①增大②ⅡA 和ⅤA③大于(3) 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②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