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修3期末试题

化学选修3期末试题

化学选修3 期末考试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对2与2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直线形结构B.中心原子都采取杂化轨道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2为V形结构,2为直线形结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B.H2O2、5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的酸性依次增强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4.下列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2>33>H34 C>223>3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 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区C.1.5g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 D.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B.在H3、4+和[(3)4]2+中都存在配位键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P4和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8.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9.为()A.485 · -110. 对充有氖气的霓红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反应11. 在乙炔分子中有3个σ键、两个π键,它们分别是()A.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垂直B.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平行C.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2.已知氯化铝易溶于苯和乙醚,其熔点为1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氯化铝是电解质B.固体氯化铝是分子晶体C.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办法制取金属铝D.氯化铝为非极性分子1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4分子中的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D.凡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3杂化轨道成键14.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完全燃烧的焓变分别为ΔH1和ΔH2,且ΔH1>ΔH2B、由C(金刚石)→C(石墨)Δ -1.9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时,2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2(g)=2H2O(l) Δ—285.8D、稀溶液中:()—()2O(l) Δ—53.7 ,若将含0.5 24的浓溶液与含1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15.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熔点:H2O>> B.水溶性:>H2S>2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热稳定性:>H2S>316. 晶体结构有两种型式,即立方和六方,如图所示,这两种型式的,化学键的性质相同,都是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原子和S原子的配位数都是4,不同的是原子堆积方式有差别。

B.在立方中,S原子作立方最密堆积,在六方晶体中,S原子作六方最密堆积。

C.在立方中,原子填充在所有的四面体空隙中,形成立方面心点阵。

D.立方和六方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第Ⅱ卷二、填空题(共52分)17.(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H的单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2)D 的气态氢化物的模型为 _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_ _ _ _ _ 。

(3)G 、H 和I 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4)由A 、C 、D 形成的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个π键。

(5)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R 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 。

(6)元素M 的化合物(2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与M 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M 原子相同的元素还有(填元素符号②2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4、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22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在C 2H 4、3、2O 、2、4五种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采取2杂化的分子有(填分子式)。

18.(12分)A 、B 、C 、D 为前四周期元素。

A 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2,B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 元素原子的M 电子层的P 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 元素原子核外的M 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

(1)当2时,2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当3时, A 与B 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

(3)若A 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 23p 2,A 、C 、D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已知某红紫色配合物的组成为3·53·H 2O 。

该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钴离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又已知中心离子钴离子的配位数是6,1该物质与足量的硝酸银反应可生成3,则该物质的配体是 。

(5)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 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

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19. (12分)现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或粒子,其中A 、B 、C 、D 都具有如右图所示的结构或结构单元,(图中正四面体以外可能有的部分未画出,虚X 原子 Y 原子线不表示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X、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A、B的晶体类型相同。

单质A的同素异形体能与B物质发生置换反应。

C、D、E、F 含有相等的电子数,且D是阳离子,D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

C、E、F的晶体类型相同,由E构成的物质常温下呈液态。

(1)写出单质A的同素异形体与B物质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上述六种物质或粒子的组成元素中有三种处于同一周期,请写出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元素符号回答)(3)上述六种物质或粒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写出化学式)(4)F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E易溶于F,其原因是。

20.(8分)右图所示的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 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是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E的分子结构模型为,C、D均为原子晶体,C可作为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D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电子总数之比为3: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主要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D的化学式是。

②A、B、E中均含有的一种元素为 (填元素名称) 。

③E电子式为。

④液态B与液态E反应可生成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液体,1参加反应放出热量,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

⑤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34。

试写出E与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0分) 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A 和B 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

已知A 和B 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 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 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 空间构型为 。

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 60可用作 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 -C 的键长为154.45,C 60中C -C 键长为145~140,有同学据此认为C 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 60和K 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

该物质的K 原子和C 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③继C 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60、N 60,C 、、N 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

C 60 K 2p 2s 3s 3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