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上机实验报告5
确定标准化的方法:Z scores选项,是标准差标准化的方法
(6)选择要求输出的统计量。选择Agglomeration schedule复选项,为凝聚状态表,显示聚类过程中每一步合并的类,可以跟踪聚类的合并过程,仔细查看哪些观测量更接近一些。
(7)选择统计图--Dendrogram复选项,树形图--Icicle冰柱图
(8)输出结果
凝聚順序表
階段
結合的叢集
係數
階段叢集第一個出現
下一個暫置
叢集1
叢集2
叢集1
叢集2
1
17
25
.314
0
0
5
2
5
29
.322
0
0
5
3
33
34
.334
0
0
12
4
26
35
.414
0
0
25
5
5
17
.467
2
1
9
6
8
18
.501
0
0
18
7
20
31
.508
0
0
8
8
20
30
.509
7
0
11
9
5
14
.529
《计量地理学》
实验报告
专业:地理与旅游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地理与旅游学院
实验五聚类分析
实验日期:2016-6-14实验地点:JE330
一、实验目的
通过此次上机分析,重点掌握样本聚类方法的概念、基本思路、数据处理的方式,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内容运用SPSS应用软件中的Classify模块,建立分层聚类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标准化的方法、统计量的计算方式以及聚类的方法的选择,并根据自动生成的聚类谱系图进行类型的划分。
2
24
2.528
30
0
32
32
1
2
2.905
0
31
33
33
1
10
3.949
32
0
34
34
1
27
4.463
33
0
0
0
22
21
12
15
.884
19
0
23
22
4
19
.893
20
0
23
23
4
12
.901
22
21
24
24
4
28
.916
23
0
25
25
4
26
1.061
24
4
26
26
3
4
1.073
0
25
27
27
3
6
1.088
26
17
28
28
3
9
1.102
27
0
30
29
2
23
1.827
0
0
30
30
2
3
1.837
29
28
31
31
5
0
10
10
5
32
.535
9
0
11
11
5
20
.597
10
8
12
12
5
33
.599
11
3
13
13
5
16
.604
12
0
15
14
6
21
.634
0
0
17
15
5
22
.642
13
0
16
16
4
5
.763
0
15
18
17
6
11
.799
14
0
27
18
4
8
.806
16
6
20
19
12
13
.830
0
0
21
20
4
7
.862
18
(4)指定参与分析的变量,将除城市变量以外的其余七个变量选进右侧的Variable矩形框中。
(5)确定聚类方法。在主对话框中,单击method按钮,在对话框中根据需要指定聚类方法、距离测度的方法、数据标准化的方法等。
聚类方法选择:Nearest neighbor最近邻法
对距离的测度方法的选择:Euclidean distance选项(欧氏距离)
三、实验步骤
(1)在数据窗口中建立数据文件
(2)点击Analyze,展开下拉菜单,选中Classify命令,显示小菜单,在小菜单中选择Hierachical Cluster子命令,展开Hierachical Cluster Analysis分层聚类分析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部的Cluster栏中选择聚类类型--选择Variables项,要进行变量--选择Variables项,要进行变量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