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画中构图与透视及应用
• 7、视圈,又称视域,即在画法上以60°视角发射的视线转360°,在 画面形成假设的视圈,是眼前看得最清楚的范围。人距离画面远则视圈 大,距离画面近则视圈小。 8、点心,也称主点,在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 9、视心线,也称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它必须与画面垂 直。 10、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过心点所作的一条 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 眼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的透视,称为俯视透视。 假设的画面倾斜,视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
构图与透视
composition & perspective of animation
动画的构图与透视概述
■动画是“流动的视觉艺术”
• 动画艺术以其视觉造型空间的梦幻神奇、视听合一的绘声绘色、故事 情节的千回百转、荡气回肠,创造了“临场真实感”与“天马行空的 想象性”的高度融合,很大限度上改变了人类艺术一直相对单一的局 面,把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相互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为普通大众打开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美学欣赏模式
2)方形构图
即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 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 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 是强烈的。
3)圆形构图
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 图,
3、动画的连续构图时间关系 镜头的运动 :推、拉、摇、移、跟、甩等,
镜头的连接:剪辑 蒙太奇
4、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音既有再现、伴随、陪衬、烘托、省略、夸张、强调的作 用又有对比、悬念、补充、引申、表现替代画面的优势。
表现功能:节奏、抒情、结构;扩展画面表现空间,刻画人 物心理、渲染现场气氛,制造悬念、声音转场。因此,声 音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画面语言的延伸。是一种 重要的表现艺术手段
• 打破规则、创造力。
5、动画构图与透视目的: • 是解决动画设计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的美感、韵律、叙事间相互辉映
的关系。 • 动画构图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和
谐统一,画面的形式美感与生动的故事讲述相统一,做到有章有法, 有主有次,相互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 的构图规律,,这就是构图最终的目的。 • 概括起来,就是变化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二、构图规则
1、普遍原则: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规律:和谐、统一,及韵律、节奏感、主从、均衡、韵律、比
例、对比等…
2、归纳成四对关系: a、均衡与稳定 b、对比与协调 c、主体与客体 d、节奏和韵律
3 具体要考虑的因素: 1)合理的视觉引导流程, 2)引人的趣味中心和动作的能量释放(传递)的趣味; 3)有些东西本来就是美的,而需要另外一些东西丑的或中庸的来对比衬
五、基本透视类别
• 1、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
• 2、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 4、四点透视(广角透视 ) 摇镜头时产生的透视变化
• 5、五点透视(鱼眼镜头 ) 鱼眼镜头是一种极端的超广角镜头
• 鱼眼镜头
• 6、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又称变点透视或动点透视,散点透视不受视碑点和视域的限制, 没有统一的视点
• 在探讨动画的构图与透视时既要研究“画”的一面也要涉及“动”的 一面,要解决好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动态空间、时间节奏与人的 情感表达关系,既动画艺术的形式美和故事情节的相辅相成的问题。
导演→视点→镜头→构图→画面→观众
第一部分 动画的透视
perspective of animation
第一章动画的透视概述
■ 16:9画面根号2(红色)九宫格(兰色)黄金分割(绿色)关系比较
3、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水平或垂直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
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 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
水平三分法
垂直分三分
■六分法(三分法的变体)
2、动画构图的基本方法
1)对比
■ A、点 对比---点有两种含义:一是具体的实点,二是相对的点,点 的关系包括:点的大小、疏密、聚散。点连续延伸的轨迹成为线,点 的定义是相对的,图中的汽车,人物都可以是一种点。而面与面的交 界形成线。
■ B、线的对比:
即可以作为物象的边缘,又可独立的表达一定的形象。 例如线的直与曲; 长与短、粗与细、虚与实 、方向、角度(水平、垂直、斜线)曲直 (曲线 弧线 S形线 折线)
(1)水平线构图 使人联想到广袤的天地,开阔、平静。有静穆、安宁、开阔之感。
利用横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
(2)垂直线构图(竖线构图)
竖线,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其摄影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 线
(3)斜线构图
有延伸、冲动的视觉效果。也称对角线构图,如图所示。由于斜线容易使 人感到重心不稳,所以动感强,倾斜角度越大,运动感越强。斜线构图 的画面要比垂直线构图的画面有动势,而且能形成深度空间,使画面 具有活力。
点、线、面、体、透视、大小、远近、虚实、色彩、光影、关系、 运动、静止、快慢、速度、时间、长短、镜头、景别、音效、音乐、 对白、旁白等,来表达人的情感,如爱、憎、快乐、失望、思考、探 索、等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 动画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分类:
• 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 表面质感:肌理、色彩、明暗调子 • 透视关系:、大小、前后、远近、虚实、强弱 • 视觉中心:主体、次要、陪衬 • 运动关系:动作起始、过程、停顿、快慢、虚实;方向:同
2、动画的构图
• 简单理解动画构图是二维空间的布局、三维透视的空间及二者在时间 上的连续性构图
• 外在表现,是一种画面的连续构成形式; • 内在逻辑,是视觉的连贯和心理情感的传达; • 实践过程,是动画的视觉语言符号组织、安排和展现; • 最终目的,是实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3、视觉和听觉造型因素:
“散点透视法”符合心理的真实,是种内在的真实。 “焦点透视法”符合视觉的真实,是种外在的真实。
• 7、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现空间 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 显度所起的作
• 8、虚实透视 • 三个基本层面,分别是近实远虚,镜头焦点虚实 和主观虚实
■镜头焦点虚实
■主观虚实
• 9、色彩透视 物体反射的色光必须通过空气这个介质
C、隐形透视 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模糊程度
四、基本概念:
1、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2、足点,指画者的立足点。 3、画面,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 4、基面,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 5、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6、视角,指观察事物的角度,它是决定构图的关键。观察角度不 同,所画出的画面气氛也有差别。当视点平行于被观察物时,形成的 透视角度叫做平视视角。当视点低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 叫做仰视视角。当视点高于被观察物体时,形成的透视角度叫做俯视 视角。以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度。
六分法在三分法的基础上把视平线抬高表现地面的广博
■六分法
■六分法
4、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 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正直、庄重、 稳定、静止和及神秘感等,相反也存在着呆板、单一、空洞等不利因 素。
■十字形构图
5、线性构图
三 构图的基本类别:
1、完整构图与不完整构图 2、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3、均衡与非均衡构图 4、静止与运动构图
• 完整构图
• 不完整构图
• 封闭式构图
• 开放式构图
• 1)对称式均衡
是指处在对称轴线两边的力或量、或形、或距离等,都完全相等或相 同,成如称重的天平一样。这是最简单最稳定的均衡。
第二章 动画的构图
一、动画的构图要解决的4个基本关系:
1、动画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 点、线、面、图形在平面上的分布大小、疏密、聚散 2、动画构图的立体空间关系 在二维平面空间中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感,因此,追求视觉空间的
真实感是一个重要的画面效果要求。动画艺术是绘画艺术在时间 上的延伸,同绘画艺术一样是通过运用透视原理、色彩的冷暖关 系、画面的明暗层次关系等手段来表现视觉空间形态的
• 完全对称
• 基本对称
■旋转对称
■轴线对称
2)非对称式均衡
是指处在中心轴线两边的量、力形、距等要素在形式上不相同、不相 等,但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受“相等相同”的
• 均衡构图
■非均衡构图
■非对称均衡
■非对称均衡
• 静态构图
• 动态构图
四 构图的基本形式
1、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
• 一、透视概念:
“透视” perspective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
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 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 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二、动画透视关系的核心目的:
■ C、形的对比: 形的大小,形的简繁,几何性质等
在二维平面空间创造三维体积和空间关系,而动画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加 入第四维即时间的概念
即:环境空间 角色表演舞台 连续时空关系
三、透视范围:
物体对眼睛的作用有3个属性,即形状、色彩和体积,其因远近距离 不同而呈现的透视现象主要是缩小、变色和模糊消失。与此相应,透 视学研究包括3个部分: A、形状变化(轮廓线)--,即上、下、左、右、前、后不同距离形的变 化和缩小的原因,称为线性透视。 B、色彩变化(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 --距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