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习重点: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一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配套练习)
2、探寻背景:
《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

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

史称“马嵬之变”。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诗作以李隆基、杨玉环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预习训练】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无端:可待:惘然:
3、李商隐名句集锦:
,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
,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春心莫共花争发,。

(《无题二首》)
,人间重晚晴。

(《晚晴》)
※研习案※
【整体感知】
诵读感知,把握诗意:
1〃请同学们自读《锦瑟》,画出节奏。

2〃请大家带着情味品读,品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3〃请同学们串讲诗意,并概括每句的大意:
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揣摩《锦瑟》各联所传达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简要描述: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3.《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练习案※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⑴“深居”指诗人在桂林的寓所,着一“深”字,意在表现什么?
⑵品味一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含义。

第二课时
※研习案※
【整体感知】
诵读感知,把握诗意:
1〃请同学们自读《马嵬(其二)》。

2〃请大家带着情味品读,品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3〃请同学们串讲诗意,并概括每句的大意:
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4.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5.《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探究案※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练习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