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建筑行业金融需求分析
第一节行业现金流分析
一、建筑行业采购环节
建筑企业在采购环节方面,通常有固定原材料供应商,通常会预先支付10%-30%的预付款,建筑企业与原材料商业务结算基本与收款一致,所需材料按照当地市场价进行采购,优先采购长期合作伙伴及市场信誉良好的原材料商提供的材料,付款方式以现汇为主,商票、银票、国内信用证进行辅助。
二、建筑行业生产环节
传统的建筑企业主要业务以单纯的施工业务为主,大部分企业形成了以“设计——承包——施工”为业务主体的运营模式。
近年来建筑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多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运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BT和BOT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建筑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
具体的讲,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企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拓展
建筑企业在上下游的挤压下,毛利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提升竞争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成为许多建筑企业的选择。
建筑行业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建筑材料/部品生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建造以及房地产/基建等。
企业一般会选择向上游的建材生产或向下游的房地产开发进行延伸。
通过向上游延伸进入建材生产制造行业,可以形成一体化经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而向下游延伸进入房地产行业,则可使企业自身的建筑施工业务与房地产开发业务紧密结合,把尽量多的利润纳入公司的一体化产业链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业务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全面提升公司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已经有多个建筑公司除经营原有业务外也介入了房地产开发业务,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铁二局、宏润建设、龙元建设等。
(二)企业通过投资运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随着政府基建项目的增加和项目投资额的加大,许多具有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投资运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其方式主要有BT和BOT两种。
所谓BT项目也就是先建设、后移交,而BOT运营方式就是建设、经营、移交。
两种模式都需要建筑企业在承接项目前期投入巨额的资金。
三、建筑行业销售环节
在结算及原材料采购方式上,为了及时有效地回收项目工程款,建筑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项目建设回款的相关制度。
具有一定议价权的建筑企业,通常要求项目业主预先支付10%-30%的预付款,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款按月进行结算,业主方进度款的支付比例一般为75%-85%(含预付款,预付款按完工比例进行折算);工程完工后,公司一般可收到工程款的85%;工程结算完成后,公司可收到工程款的95%,剩余5%作为工程保证金,通常为1-5年。
如果在预留期间,未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及时要求业主支付质量保证金。
建筑企业收款方式以现汇为主,商票、银票、国内信用证进行辅助。
第二节行业金融需求分析
我国建筑业的金融需求主要来自于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建筑业的资金缺口较大。
一、投资需求
建筑企业需要购买或者租赁大型建筑用设备,并在企业成立初期或企业扩张时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企业的前期投资需求通常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回收期限也比较。
二、保证金需求
建筑企业投标时通常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这一部分资金需求也是建筑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主要的资金需求之一。
三、建设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建筑企业在PPP的经营模式下,前期的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是建筑企业最主要的金融需求。
以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在承建项目时需要大量的垫付资金,在支付结算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三角债和高应收账款率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为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有资金需求。
四、其他的金融需求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项目会产生对临时周转性资金的需求,此外建筑企业在日常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也会有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除了以上的资金需求以外,对非融资金融服务也会产生一定的需求。
例如,结算服务,资管服务,咨询服务都是建筑企业最主要的非融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