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合物 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配合物 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H
H
O F合≠0
F2
104º 30'
②根据含键的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当ABn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空间对称
结构时,由于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H4。 当分子的空间构型不是空间对称结构时, 一般为极性分子,如:H2O、NH3。
BF3:
F3
平面三角形,对称, 120º 键的极性互相抵消, BF 3是非极性分子 F 2 ’ F
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 一部分呈正电性(δ+ ),另一部分呈负电性 ( δ- )
H
H
H
H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无偏移,整个分子 的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
(2)非极性分子: 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和 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共同决定
如:HCl(H-Cl)
H2O(H-O-H)
2、键的极性判断方法: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 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 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二)分子的极性
1、分子:
(1)极性分子
(2) 非极性分子
δ+ H
δ-
Cl
H-Cl
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整 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1)极性分子:
F1
C
正四面体型 ,对称结构,C-H键的 极性互相抵消( F合=0) ,CH4是非极 性分子
H
H 109º 28' H H
N
三角锥型, 不对称,键 的极性不能抵消, NH3 是极性分子
H
F合
H
107º 18'
NH3:
H
双原子分子:HCl、NO、IBr 极性键 空间不对称 极性分子 V型分子:H2O、H2S、SO2 三角锥形分子:NH3、PH3 非正四面体:CHCl3 共价键 空间对称
思考题:
写出[Ag(NH3)2]OH的中心离子、配位原子、 配位数并写出它电离的离子方程式。 中心离子:Ag+
配位体:NH3
配位数:2 [Ag(NH3)2]OH=[Ag(NH3)2]++OH-
内界难电离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都为 Pt (NH3)2Cl2,且均为平面四边形结构,Pt位于四边形中 心,NH3和Cl分别位于四边形的4个角上。它可以形成两 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另一种 为棕黄色,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NH3 Cl-Pt-Cl Cl Cl-Pt-NH3
3、氢键的表示:
“—”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
表示为:X-H
Y(X、Y为N、O、F)。
4、氢键的种类
分子内氢键 分子间氢键 (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沸点: 196℃
246.6 ℃
5. 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氢键对物质熔沸点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2)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使溶质溶解 度增大, 溶质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时使溶质溶解度 减小。
解释:这一事实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力,我们把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 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
1、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范德华力。
2、范德华力的大小: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 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范德华力大小】
分子 范 德 华 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HCl 21.14
1、氢键的概念: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氢原子 ( 如水分子中的氢 ) 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 大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2、氢键的本质:
是一种静电作用,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 作用力,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之间, 不属于化学键。但也有键长、键能。

较强
很强
物质的 稳定性
对物质性 范德华力越 对某些物质(如水、氨 质的影响 大,物质熔 气)的溶解性、熔沸点
沸点越高 都产生影响
【作业】
1、阅读课本45-49页。 2、阅读并填空《学习指导》28-31页。 3、《学习指导》31页:当堂双基达标。 4、《学习指导》77页:课时作业、
一、配合物的概念
中心原子
配体
配合物 : 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 例如 :[Cu(NH 3)4] SO4、Fe(SCN)3 、Na3[AlF6]、 子对的中心原子以 [Ag(NH3)2]OH 等 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配位键
①定义: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 提供给另一个原子共用所形成| 的共价键称配位键。
氢氧化铜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解 是因为生成了[Cu(NH3)4]2+ ,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蓝色沉淀 深蓝色溶液
结晶生成的晶体为: [Cu(NH3)4] SO4
四氨合铜离子:
NH3 H3N Cu NH3 NH3
2+
四个氮原子和 铜离子构成平 面正方形
注:每摩尔水分子可以形成两摩尔氢键
49页 资料卡片 49页 科学视野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 某些氢键的键长和键能
【小结】
范德华力
定义
氢键
共价键
作用微粒 强弱
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 原子之间通 分子间普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 过共用电子 遍存在的 原子与另一分子中电 对形成的化 作用力 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 学键 的作用力 分子间或分子内氢原子 相邻原子之 分子之间 与电负性很强的F、O、间 N之间
H2O
H2S HCl PH3 SiH4 ×
H2Se
H2Te SbH3 HI
AsH3
HBr
×
GeH4
SnH4
×
-125
-150 CH4
×
2
3
4
5
周期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3)氢键对水的密度的影响
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H2O 分子形式存在; 在液态水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 来,形成(H2O)n缔合分子; 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 联结,形成疏松的晶体,冰的结构中有许多空隙, 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O
C
O
F1
F合=0
F2
180º
C=O键是极性键, 但从分子总体而 言CO2是直线型分 子,两个C=O键是 对称排列的,两 键的极性互相抵 消( F合=0),∴ 整个分子没有极 性,电荷分布均 匀,CO2是非极性 分子
O-H键是极性键,共用电子 对偏O原子,由于分子是V型, 两个O-H键的极性不能抵消 F1 ( F合≠0),∴整个分子电 荷分布不均匀,H2O是极性分 子

二氨合银离子 无色
冰晶石 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
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一)键的极性 1、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 如:H2(H-H) Cl2(Cl-Cl) N (N 2 极性键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 N)
NH3 NH3 ①淡黄色 ②黄绿色 (2)淡黄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黄绿色固体溶解度大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结构对称,分子无极性;②的分子有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相似相溶规则可知,前者溶解度小而后者大。
单质分子:Cl2、N2、P4、O2 非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直线形分子:CO2、CS2、C2H2
正四面体:CH4、CCl4、CF4
③化合价法: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 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此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 若中心原子的 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价电子数,则分子的 空间结构不对称,其分子为极性分子。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与其分子 量有关。对于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而言,从 上到下,分子量逐渐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升 高。而HF、H2O、NH3却出现反常,为什么? 说明在HF、H2O、NH3分子间还存在除 分子间作力之外的其他作用。 这种作用就是氢键。
沸点/℃
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NH3 HF
分子
3、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①物理模型法:从受力的角度分析。 ②根据含键的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③化合价判断法。
①物理模型法(从力的角度分析) 在ABn分子中,A-B键看作AB原子间的相 互作用力,根据中心原子A所受合力是否为 零来判断。 F合=0,为非极性分子(极性抵消),
F合≠0,为极性分子(极性不抵消)
Fe3+的检验 + 3SCN = Fe(SCN)3 黄色 血红色 Fe3+

Fe3+
+ nSCN = [Fe(SCN)n ]3-n (n=1-6) 血红色

银氨溶液的配制
Ag++ NH3· H2O = AgOH↓+ NH4+ 白色沉淀 AgOH+2NH3· H2O = [Ag(NH3)2 ]++ OH +2H2O
② 表示方法 ③ 形成条件
A→B
H H-N →H H

一个原子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空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