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等。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急腹症等。 ▪ 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者:肿瘤,CD
治疗
▪ 一般治疗 ▪ 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
丁醇 3个月,其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6 个月。注意耐药问题 ▪ 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治疗 ▪ 大量腹水或结核中毒症状重者可少量用糖皮质 激素 ▪ 手术治疗 适应证范围:肠梗阻,穿孔,肠瘘 难闭合者,探查。
预防
▪ 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 积极治疗原发部位的结核病 ▪ 加强身体锻炼和营养
肠结核
定义
▪ 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 ▪ 结核杆菌所致 ▪ 好发于回盲部 ▪ 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 ▪ 以腹痛、腹泻或便秘、腹部包块和结核中
毒症状为表现
病因
▪ 咽入含结核杆菌的痰液 ▪ 进食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 ▪ 粟粒性肺结核血行播散 ▪ 邻近脏器结核直接蔓延
辅助检查
▪ 血常规、血沉 ▪ 痰液检查和粪便浓缩找结核菌 ▪ X线钡餐或钡灌肠:溃疡型可见激惹征象和
跳跃征象。增生型可见狭窄等。 ▪ 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和病理检查
诊断
▪ 青壮年,肺结核病史或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 ▪ 有发热、盗汗、腹痛、腹泻等结核症状体征 ▪ 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或肠梗阻表现 ▪ X线钡餐有肠激惹、充盈缺损或狭窄 ▪ 肺结核病灶好转,病情反恶化,有腹部体征 ▪ 不典型病例可实验性抗痨治疗2周
治疗
▪ 一般治疗:休息+营养 ▪ 抗结核治疗 ▪ 对症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完全梗阻,穿孔,难治瘘
管,大出血难止,探查。
诊断
▪ 青壮年,结核病史或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 ▪ 不明原因发热>2W,有结核症状、体征 ▪ 渗出性腹水,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 结核菌素皮试强阳性 ▪ X线有钙化斑、钡餐有肠粘连、CT有腹膜增厚 ▪ 不典型病例需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 ▪ 以腹水为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
定义
▪ 病原 结核杆菌 ▪ 流行病特征 40岁以下青壮年多见,男:女=1:1.8 ▪ 病机 腹腔外、胃肠道、系膜淋巴结和女性盆腔结核 ▪ 病理 慢性、弥漫性感染,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
型(和混合型)
▪ 临床表现 结核毒血症、腹痛、腹胀、腹部包块、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 发热、盗汗、消瘦等。 ▪ 腹痛和腹泻 持续性隐痛或钝痛,2-4
次/日糊状便 ▪ 腹胀和腹水 草黄色、易凝腹水 ▪ 腹壁柔韧感 ▪ 腹部包块 脐周或右下腹
辅助检查
▪ 血常规:可见贫血; ▪ 血沉: 活动期加快; ▪ 结核菌素试验PPD+ ▪ 腹水化验: 渗出性; ▪ X线腹平片,B超→腹水,包快。 ▪ 腹腔镜检查:腹膜广泛粘联时禁
腹水和腹壁柔韧感
病因和发病机理
▪ 结核杆菌引起 ▪ 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灶,尤其腹腔内
结核直接扩散蔓延所至最常见。 ▪ >80%可发现体内结核原发灶
病理
▪ 粘连型 最多见,大量纤维增生,多为
渗出型在腹水吸收后逐渐形成。
▪ 渗出型 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液 ▪ 干酪型 重型,少见。干酪坏死为主 ▪ 混合型 兼有以上三型病变特点
病理
▪ 好发于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食物通过慢 ▪ 溃疡型 占68.8% 菌量多、毒力大 ▪ 增生型 菌量少、毒力小、机体免疫力强 ▪ 混合型 介于两者之间
临床表现
▪ 腹痛 ▪ 腹泻与便秘:大便规律改变; ▪ 腹部肿块 ▪ 结核中毒症状 ▪ 其他消化道症状
并发症
▪ 肠梗阻 ▪ 结核性腹膜炎 ▪ 肠出血 ▪ 肠穿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