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详解
肠 结 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 张明刚
病因
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 肠结核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性结核。 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如女性生殖器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包括现在的活动性肺结核或既往感染史(如肺部 陈旧病灶)。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 ①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肠粘 膜的感染机会 ②结核分枝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因 此成为肠结核的好发部位。 结核病的发病是人体和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人体免疫功 能低下、肠功能紊乱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会发病。
厚、僵硬,亦可见瘤样肿块突入肠腔,上述病变均可使肠腔变窄,引起梗阻。
(三)混合型肠结核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一)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多为阵痛伴腹鸣,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 排气后缓解。痛的发生与进餐引起胃肠蠕动及肠痉挛,肠道狭窄有关。 体检常有腹部压痛,部位多在右下腹。 (二)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 一般每日2~4 次,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服血,不伴有里急后重。有时患者会 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增生型肠结核可以 便秘为主要表现。 (三)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腹 部肿块 多为肠段和周围组织帖连,或同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存在。 (四)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不同热型的长期发热(午后低热多见),伴有盗汗,消 瘦、贫血,
变,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内镜下见病变肠粘膜充血、水肿,环形溃疡形成,亦可
见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镜下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具有确诊价 值。
典型肠结核图片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有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肺结核。 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也可有腹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PPD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结肠镜检查发现主要位于回盲部的肠粘膜炎症、溃疡、炎症息肉或肠腔狭窄。 X 线小肠钡剂检查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挟窄等征象。对怀疑肠 梗阻的病例,应先行肠镜检查。
治疗
(
一)休息与营养 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低抗力.是治疗的基础。营养对结核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必要时可用肠内或场外营养。
(二)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三)对症治疗
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有时需进行胃肠减压。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肠梗阻 有时会加重。 (四)手术治疗 适应证包括:①完全性肠梗阻;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瘤管形成经内科治疗而未能 闭合者:③肠道大量出血经积极抢救不能有效止血者:④诊断困难需剖腹探查者。
发病部位
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即回盲瓣及其相邻的回肠和结肠。 其次为升结肠、回肠、空肠、其他部位非常少见,如横结 肠、降结肠。胃结核(胃酸的作用)、食管结核(结核菌 不易停留)罕见。 回盲部>升结肠>回肠>空肠>阑尾>横结肠>降结肠>十二 指肠>乙状结肠、直肠
正常回盲部及回肠末段
病理(大体病理分型)
鉴别诊断
Crohn disease
鉴别诊断
肠结核有时还应与肠恶性淋巴瘤鉴别。 其他,如,耶尔森杆菌肠炎,非典型分枝杆菌〈多见于艾
滋病患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梅毒侵犯肠道、肠放线
菌病等鉴别。
鉴别诊断
结肠癌 本病比肠结核发病年龄大,一般无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 症表现。 结肠镜检查及活检一般可容易确定结肠癌诊断。
如活体组织病检能找到干酷性肉芽肿具确诊意义.活检组织中找到抗酸染色阳
性杆菌有助珍断。
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如抗结核治疗数周(2~6 周〉症状明显改善, 2 至3 个月后肠镜检查病变明显改善或好转,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 对诊断有困难而又有手术指征的病例行手术剖腹探查。
鉴别诊断
克罗恩 Crohn disease 本病的临床表现、X 线及内镜所见常和肠结核酷似.两者鉴别有时非 常困难.然而两病治疗方案及预后截然不同. 对鉴别有困难不能除外肠 结核者,应先行诊断断性抗结核治疗。克罗恩病经抗结核治疗2~6 周 后症状多无明显改善。有手术指征者可行手术探查.同时对病变肠段 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中日友好医院 张明刚
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的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直接蔓延为主,肠系 膜淋巳结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等为常见的原发病灶。少数病例 由血行播散引起,常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
病理
(一)渗出型 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有许多黄白色或灰白色细小结节, 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或斑块。腹腔内有浆被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腹水少量 至中等量,呈草黄色,有时可为血性,偶见乳廉性腹水。 (二)粘连型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贫血,炎性指标(ESR,CRP),PPD,结核抗体,ADA,结核菌培养 (二)X 线检查 X 线小肠顿剂造影对肠结模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 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钡剂充盈良好,称为影跳跃征象。病变肠段如能充 盈,则显示粘膜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可见龛影。也可见肠腔变窄、 肠段缩短变形、回肠盲肠正常结构消失。 (三)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可以对全结肠和回肠末段进行直接观察,因病变主要在回盲部,故常可发现病
(一)溃疡性肠结核 肠壁的淋巴组织、呈充血、水肿及炎症穆出性病变,进→步发展为干酷样坏 死,随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深浅不一,可达肌层或浆膜层,并累 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因在慢性发展过程中,病变肠段常与周围 组织紧密粘连,所以溃疡一般不发生急性穿孔,在病变修复过程中,大量纤 维组织增生和癫痕形成可导致肠管变形和狭窄。 (二)增生型肠结核 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肠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