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空间力系正式解析

3空间力系正式解析

∑my(F)=0
上式表明空间平行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图4.1
本章内容
4.1 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的投影
4.2 力对轴之矩 4.3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4.4 重心
4.1 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的投影 4.1.1 一次投影法
设有一力F和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图4.2)。
图4.2
如果力F与x、y、z轴所夹的锐角分别为α、β、γ,
则 Fx=±Fcosα Fy=±Fcosβ (4-1) Fz=±Fcosγ
Fy=±Fsinγsinφ
Fz=±Fcosγ
(4-2)
【例4.1】在一立方体上作用有三个力P1、P2、P3,如图 4.4所示。已知P1=2kN,P2=1kN,P3=5kN,试分别计算这 三个力在坐标轴x、y、z上的投影。 【解】力P1的作用线与轴x平行,与坐标面yOz垂直,与 轴y、z也垂直,根据力在轴上的投影的定义可得 P1x=-P1=-2kN P1y=0 P1z=0 力P2的作用线与坐标面yOz平行,与轴x垂直,先将 此力投影在x轴和yOz面上,在x轴上投影为零,在yOz面 上投影P2yz就等于此力本身;然后再将P2yz投影到y、z轴 上。
mz(F)=mO(F)=±Fd 在一般情况下,力F可能既不平行于z轴,又不 与z轴相交,也不在垂直于z轴的平面内,如图4.5(c) 所示。
力F使门绕z轴转动的效应完全由分力Fxy来确定。 分力Fxy使门转动的效应可用力Fxy对O点之矩来度量, 因此可得 mz(F)=mz(Fxy)=mO(Fxy)=±Fxyd (4-5)
4.1.2 二次投影法
如图4.3所示,如果已知力F与z轴的夹角γ及F和z 轴所形成的平面与x轴的夹角φ,为求出力F在三个坐 标轴上的投影,可先将力F投影到z轴及坐标平面xOy 上,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为矢量Fxy,其大小为
Fxy=Fsinγ 然后再将Fxy投影到x、y轴上,于是力F在x、y、 z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Fx=±Fsinγcosφ
图4.3图4.4来自4.2 力对轴之矩图4.5(a)表示一可以绕z轴(门框)转动的门。如 果力F作用在垂直于z轴的平面内(图4.5(b)),则门 就能绕z轴转动,其转动效应可以由力F对O点(z轴 与平面的交点)之矩来度量。在这种情况下力对轴 之矩即为平面上力对点之矩。如果将力F对z轴之矩 用mz(F)表示,则
mx(P) =mx(Pxy)+mx(Pz)=mx(Pz)=84.8N· m my(P) =my(Pxy)+my(Pz)=my(Pz)=70.7N· m mz(P) =mz(Px)+mz(Py)+mz(Pz)= 38.1N· m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4.3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4.3.1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mz(P)=0
【例4.3】托架OC套在转轴z上,在C点作用一力P=2000N, 方向如图4.8所示。图中C点在xOy平面内,试求力P对三 个坐标轴之矩。 【解】首先将力P分解为两个分力Pz和Pxy。将Pxy沿x、y轴 方向分解为Px和Py两个力,然后即可方便地求出P对z轴之 矩。 根据以上分析,力P对三个坐标轴之矩分别为
如图4.9所示,一物体受空间平行力系作用,取z 轴与各力平行,则各力对z轴之矩都等于零;又由于 各力都垂直于xOy坐标平面,所以各力在x和y轴上的 投影都等于零。于是式(4.6)中的
∑Fx=0,∑Fy=0,∑mz(F)=0 都成为恒等式而可以舍弃。因此空间平行力系 的平衡方程为 ∑Fz=0
∑mx(F)=0 (4-7)
4 空间力系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研究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 影、力对轴之矩、各种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 应用、重心的概念及计算。
空间力系就是指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的力系。
在空间力系中,若各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称为空间汇交力系(图4.1(b)); 若各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则称为空间平行力 系(图4.1(d)); 若各力的作用线既不完全汇交于一点也不完全 平行,则称为空间一般力系(图4.1(f))。
上式表明:力对某轴之矩等于此力在垂直于该 轴平面上的分力对该轴与此平面的交点之矩。 从z轴的正向看去,若力使物体逆时针转动,取 正号;反之,取负号(图4.6(a))。也可用右手法则 来确定:即以右手四指表示力使物体绕z轴转动的方 向,若拇指的指向与z轴的正向相同,取正号(图4.6 (b));反之,取负号(图4.6(c))。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列举如下: ∑Fx=0
∑Fy=0
∑Fz=0 ∑mx(F)=0 ∑my(F)=0 ∑mz(F)=0 (4-6)
上式表明空间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是:力系中各力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 别等于零,同时各力对这三个轴之矩的代数和也分 别等于零。
4.3.2 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例4.2】手柄ABCD在平面xAy上,在D处作用一铅垂力 P=100N(图4.7),AB=20cm,BC=40cm,CD=15cm,试求 此力对x、y、z轴之矩。 【解】由式(4.5)可得力P对x轴之矩为
mx(P)=-P(AB+CD)= -35N· m 力P对y轴之矩为 my(P)=-P×BC=-40N· m 力P对z轴之矩为
(1) 当力与轴平行时(Fxy=0)或与轴相交(d=0) 时,即力与轴在同一平面时,力对该轴之矩等于零。
(2) 当力沿着作用线移动时,它对轴之矩不变。 与平面力系情况类似,在空间力系中也有合力 矩定理。如以R表示一空间力系F1、F2、…、Fn的合 力,则合力矩定理可以表示为 mz(R)=mz(F1)+mz(F2)+…+mz(Fn)=∑mz(F) 即空间力系的合力对某轴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 力对该轴之矩的代数和。
于是可得
P2x=0 P2y=-P2yzcos45°=-0.707kN P2z=P2yzsin45°= 0.707kN 设力P3与z轴的夹角为γ,它在xOy面上的投影与x轴 的夹角为φ,则由式(4.2)可得 P3x=P3sinγcosφ= 2.89kN P3y=P3sinγsinφ= 2.89kN
P3z=-P3cosγ=-2.89k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