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童话系列阅读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童话系列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童话系列阅读一、权力牟丕志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

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

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

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

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

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

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

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做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了,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

大家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

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

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

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

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

黑熊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已对羊群构不成威胁。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选自《现代女报》)1.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肆无忌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挑拨离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黑熊、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年轻的头羊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一下年轻的头羊提出的计划为什么能取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获取了怎样的启迪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龙应台曾经跟孩子们讲过这样一个童话。

一只心高气傲的小狮子听说人是最坏的动物,于是出发去找人,想给人一番教训。

路上碰见的第一个动物有长脸大耳四条腿。

“你是人吗?”狮子大声吼着,震得树木的叶子落了一地。

长脸大耳四腿的动物垂下头,满嘴白沫口齿不清地说明自己是一头驴子,一头倒霉的驴子,被人饿了三天之后还差点打断了腿,现在叛逃了出来。

“人是最坏的动物。

”它控诉。

小狮子要为驴子复仇,于是一前一后结伴同行。

紧接着碰到的动物背上有一个巨大的肿块。

“你是人吗?”狮子大声吼着,震落了树木的叶子。

背着肿块的动物声泪俱下,它当然不是人,它被人凌虐得奄奄一息。

“那儿连撒尿的自由都不给。

”骆驼愤愤地说,翻起它的嘴唇,“人是最坏的动物。

”最后终于碰到了一个用两条腿直立而行的动物,吹着口哨。

驴子和骆驼已经吓得哆嗦,躲到树林里去了。

狮子大吼一声,“你是人吗?”叶子落了一地。

那两条腿的动物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个木匠。

”“哦,不是人。

”小狮子有点儿泄气了,但还是问了一句:“木匠能追兔子吗?”木匠说,他不会追兔子,但是能做遮风挡雨的房子,如果狮子愿意,他可以马上做一个给它。

小狮子骄傲地点点头。

木匠卸下背上的工具箱,乒乒乓乓地敲打起来,不一会儿就制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盒。

他对小狮子说:“得量身材,请跳进去试试。

”狮子一跃而入。

木匠说:“趴下来,把尾巴也收进去。

我要试试盖子密不密、透不透气。

”狮子趴下,将尾巴收进盒里。

木匠将盖子盖上,四周钉上钉子,敲得乒乒乓乓的,很用力气。

那木盒盖得极严密却又透气。

木匠把木盒连同狮子卖给了马戏团。

驴子和骆驼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要决定何去何从了,驴子说:“其实跟人在一起,有水喝有料吃,咱们还是跟人走吧。

”骆驼说:“那些叛逃在外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还是跟人走吧。

”木匠就把工具箱绑在骆驼背上,骑上驴子,得意洋洋地上路了,吹着口哨。

我猜想,那马戏团和狮子后来辗转到了世界各地。

(选自《读者》)1.人的智慧表现在哪几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认识小狮子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狮子想给人以教训,反被人囚禁并卖给了马戏团,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驴子和骆驼的表现,谈谈它们的出路将会怎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写狮子的出场不可一世,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这一则童话,你获取了怎样的启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狮子和标签谢·米哈尔科夫狮子醒来,愤怒地团团转,吼声打破了宁静,凶猛威严。

有个野兽和它开了个玩笑:在它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狮子很恼火。

怎么办?从何做起?这号码,这公章,肯定有些来历。

撕去标签?免不了要把责任承担。

狮子决定合法地摘去标签,它满怀气愤地来到野兽中间。

“我是不是狮子?”它激动地质问。

“你是狮子,”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我是不是狮子,问问袋鼠就知道。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蠢驴!你怎么不吭声?”狮子心慌意乱,开始吼叫,“难道我会像你?畜生!我从来不在牲口棚里睡觉!”驴子想了片刻,说出了它的见解:“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

同情狮子的,当然不是没有,可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

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选自《聪明泉》)1.文中写有个野兽跟狮子开个玩笑属于哪一种叙述方法?详细地写这个玩笑有怎样的效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狮子看了标签后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胡狼的回答隐含着一种推理过程,你能具体谈一谈吗?胡狼:你是狮子,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狮子本打算“合法地”摘去标签,可结果怎么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结尾对狮子的描写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你的理解,“狮子”和“标签”分别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1)指肆意妄为,无所顾忌。

dàn(2)搬弄是非,使彼此不和。

jiàn2.黑熊:力气最大,贡献也不小。

狼: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

狐狸: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出的点子多。

3.请黑熊、灰狼、狐狸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因为这样,羊群就要遭殃了。

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对强盗而言,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4.强盗们贪图权力,因为得到权力就意味着占有更多的利益,所以,贪权者就会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就像掉进陷阱一样。

5.贪婪是人性的弱点。

年轻的头羊就利用强盗团伙的这一弱点,以“权力”为诱饵,给它们设下陷阱,让它们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

6.示例:①应该正确对待权力,决不能为一己之利而争权。

②权力是众望所归,行使权力要出以公心。

等等。

二、1.①回避了狮子提出的“是不是人”的问题,回答“我是木匠”。

②迎合狮子好大喜功、乐于征服的心理,主动做一间房子送给狮子,获取好感。

③以“量狮子身材”为由囚禁了狮子。

2.心高气傲,孤陋寡闻,简单粗暴。

3.说明狮子过高地估计自己,好大喜功,不知彼不知己,骄兵必败。

也说明人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4.驴子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道路;骆驼从自己的前途着想,审时度世,归顺于人。

这是它们的必然结局。

5.景物烘托。

例如用树叶被震落烘托狮子的吼声之大。

6.示例:①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②智慧可以战胜愚蠢与狂妄。

③沉着冷静是获胜的必要条件,遇事不可盲目自大。

等等。

三、1.插叙。

说明作假做得一丝不苟,以假乱真。

2.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3.表面看你是狮子,但法律判定你是驴;我想信法律,所以你就是一头驴。

4.动物们宁愿相信标签,也不敢承认狮子就是狮子。

5.说明威权能够“指鹿为马”:最后连狮子也相信了标签,接受了“驴子”的称谓,并尽力按驴子的习性去改造自己。

6.狮子代表“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而标签代表“虚假”,“谬误”,是捏造的不实之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