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课外阅读。
狐狸孵蛋有一只狐狸在草堆里捡到了一个大鸭蛋。
狐狸正想吃,可是又一想,我不如把这个鸭蛋孵出一只小鸭来,那一定更美味。
于是狐狸便开始孵蛋了。
狐狸把鸭蛋小心地放在一块柔软的草地上,用自己___________的肚皮___________盖在上面。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这个姿势实在是太累了,才坚持了几天,狐狸便四肢发软,再也爬不起来了。
狐狸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找来一条长长的树皮,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自己的肚皮上,这样他不仅可以孵蛋,还能够找东西呢!过了几天,鸭蛋裂缝了。
又过了几天,一只小鸭子___________地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对着狐狸喊:“妈妈!”狐狸被这个意外惊呆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是男的,应该是爸爸。
”“爸爸!”小鸭子高兴地喊着。
在狐狸的保护下,小鸭子过得可开心了,他钻到狐狸的怀里,对狐狸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狐狸看着小鸭子笑眯眯地说:“少了顿大餐,多了个儿子,这感觉,还真是挺好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轻轻地毛茸茸摇摇摆摆(2)狐狸孵蛋是因为( )①他觉得孵出小鸭子来吃会更美味②他很喜欢孵蛋,觉得好玩(3)为了孵蛋,狐狸想出了哪些方法?( )(多选)①把蛋放在草地上,用肚皮盖在上面②将鸭蛋放在棉被里包着③用长树皮将鸭蛋绑在肚皮上2. 阅读《桥》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
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放肆)____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拖)出一个小伙子,(骂吼)____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呼喊)____。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并请你仿写一句。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3.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课文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______中的一篇。
(2)你从哪句话看出“我”很后悔?(3)父亲说过什么话?“我”是怎么想的?4.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 lú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镇定______ 险峻______B.找反义词:平坦______ 心不在焉______(3)文中画横线句子,既是______句,又是这一自然段的______句。
(4)片段主要抓住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描写。
(5)本片段采用______结合的方法,既关注了______,也写了______。
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_________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着碧绿的衣裳,_________着雪白的肚皮,_________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_________,向前一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荷叶上。
③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①自然段中的括号内。
①露②鼓③蹲④披(2)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②自然段中的横线上。
①蹦②蹬③跳(3)读一读第③自然,回答问题。
①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
②在文中找出能说明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句子:______。
6.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
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huò)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C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钓)。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诧)(zhà chà)风云的古战场。
D还有同学①,想②,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③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④,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盛行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B.找反义词:陈旧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7.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孔雀舞______跤______游戏(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
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在哪里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wāi)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yán)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xián)泥,小公鸡昂(áng)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家,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文中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我知道“昂头”的意思是:______。
(3)写出文中小公鸡对梅花鹿阿姨说的话。
(4)读了短文,我知道快乐在______。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太空旅游太空可以说是人类尚未征服的最神秘的地方了,到太空去旅游,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为刺激的是旅客们可以尽情感受失重的滋味,同时还能尽情欣赏太空那雄浑壮美的风光。
要体验太空旅行,对游客的要求并不高。
游客要做的,仅仅是听从宇航员命令,不要给担任“导游”的宇航员们制造麻烦,因此他并不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
虽然对太空游客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有一个条件是必需的,那就是健康的身体。
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有一项“月球旅游”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游客将首先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站内停留一周之后再乘坐“联盟”飞船前往月球,在离月球160公里的轨道上空近距离地欣赏“月景”,感受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的神秘与美丽。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自然段介绍了“月球旅游”计划。
(2)给文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前所未有______①历史上仅有很少的一两次。
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2.失重______①物体失去原有的重量。
②物体会增加原有的重量。
(3)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游客去太空旅行,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