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人王进喜1背景

铁人王进喜1背景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是民族脊梁?我们应该 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呢?
(1)“民族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 而奋斗的人们;不怕苦,不怕困难,迎着困难而上;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都是艰
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2)学习他们不怕吃苦,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
总结
1.背景:国家在大庆开展石油大会战 “铁人”王进喜 2.事迹:王进喜率领钻井队打出第一口油井 3.美誉:王进喜被誉为“铁人” 1.背景:党中央决定自行设计原子弹理论方案 2.事迹: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 “两弹元勋” 设计方案;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后 参加氢弹的研制工作 邓稼先 3.美誉: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铁人”语录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 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都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 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 条件也要上!
王进喜
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打 出来的?
当时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油荒”,王进喜率钻井 队克服了气候恶劣,设备不齐的重重困难,中苏 关系恶化,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钱学森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 学院力学所所长等;1956年提出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 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此后长 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 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 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
1960年初,当王进喜带着 腿伤、拄着拐杖在现场指挥打 油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如不 及时压住,就会机毁人亡。他 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 体去搅拦用以压制井喷的泥浆。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搏斗,井喷 压住了,钻机保住了,而王进 喜的身上手上却被碱性很强的 泥浆烧起了大泡。他的行动和 王进喜和队友用身体搅拌泥浆 精神感动周围所有的人,工人 们称他是“铁人”。
命最后一息。
3.美誉: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好干部”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
焦裕禄
焦裕禄发现花生适 合在沙地生长,是兰考 又一宝,十分重视种植 花生。焦裕禄下乡随时 与群众一起劳动,并听 取群众的建议。图为他 在花生地里拔草。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 沙堆上,活着我没有 治好沙丘,死了也要 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雷锋
1959年,雷锋成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战士。他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多次立功受奖。他 在报纸上看到有的地区受灾,就 把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费寄给灾 区群众;他外出开会,在火车上 就做起义务列车员,做了一路好 事。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 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 学习”从此,雷锋的精神深入人 心。
拒绝提供原子弹技术资料;国外对中国进行严
密的技术封锁。
(2)我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研究的条件很差。
县委书记焦裕禄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背景:
1962年,焦裕禄被派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兰考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降到历 史最低水平。
2.事迹: 焦裕禄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深入群众,带领 全县人民生产自救;虽身患晚期肝癌,仍工作到生
焦裕禄生前办公室 —念焦裕 禄?
他心系群众,甘当公仆,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党的
重托,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等。
焦裕禄烈士纪念碑位于焦裕禄烈士陵园南部,建成于 1993年5月,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逝世于1964年。
焦裕禄烈士纪念碑
除了以上三位人物, 你们还知道有哪几个民族 脊梁呢?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情境导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 年代,从人民中间涌现出许多英雄 人物,他们的事迹影响着我们的社 会,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重温创业年代英雄们的感
人事迹。
学习目标
石油工人王进喜
一、“铁人”王进喜
1.背景: 为改变我国石油主要靠进口的情况,1960年,国家 在大庆油田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大会战。 2.事迹: 1960年3月,王进喜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率
板书
知识整合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1.背景:兰考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 2.事迹:焦裕禄带领群众生产自救,为改变 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3.美誉:“党的好干部”
练习
1.“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队打出第一口油井;焦
裕禄带领群众生产自救,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D) A.新中国成立时期
邓稼先
2年零8个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七年零四个月,前 苏联用四年,法国用八年零六个月,英国用四年零七个月。
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 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
(1)国际环境恶劣,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3.美誉: 被誉为“两弹元勋”。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
邓稼先于1950年在美国取 得博士学位后,完全可以留在那 里并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 的待遇。但他毅然回来建设仍一 穷二白的祖国。他作为原子弹的 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的核武 器研制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他 甘做无名英雄,呕心沥血,在国 防科技战线上奋斗28年。1986 年,他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领的1205钻井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打出大庆第
一口油井,使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 3.美誉:王进喜被群众誉为“铁人”。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第一 口油井,为甩掉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建立了功勋。 1963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用“洋油”的时 代一去不复返了。图为王进喜率领工人用人力安装钻机。
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1.背景:
苏联撕毁双方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 提供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党中央决定自行设计原子 弹的理论方案。
2.事迹: 邓稼先受命于危难之中,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 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
案;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又参加氢弹的研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