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答案C化学方程式中的“+”应读作“和”,A不正确;微观方面表示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B不正确,C正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是各物质的粒子个数而不是质量,D不正确。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1)该反应的类型是。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g。

答案(1)化合反应(2)催化剂(3)32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为(20+12+2+2) g-(2+2) g=32 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该反应可表示为A+B D,属于化合反应。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32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答案D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该物质的质量为44 g+18 g-32 g=30 g,44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12 g,18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 g×=2 g,12 g+2 g=14 g< 30 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g∶2g∶16 g=6∶1∶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本题应选D。

2.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答案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但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发现,反应前共有4个分子,反应后只有2个分子,故C错误。

3.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9.6 g 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 g D物质和5.4 g E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请判断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3)试推断A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1)4.6 g(2)含有(3)C2H6O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8.8 g+5.4 g-9.6 g=4.6 g;
(2)由图知,D是二氧化碳,8.8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 g×=2.4 g;E是水,5.4 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 g×=0.6g,2.4 g+0.6 g=3 g<4.6 g,因此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3)A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2.4g∶0.6g∶(4.6-3) g=12∶3∶8,所以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则A的化学式为C2H6O。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5广东广州白云期末,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答案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求所选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故排除选项C;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排除A和D;B中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够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5广东广州中考,19,★☆☆)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H2、O2、H2O的质量比为4∶32∶36,则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故C正确;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故D正确。

2.(2014上海中考,40,★★☆)已知:“”“”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A.只含和
B.含有和
C.只含
D.只含
答案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丙中含有2个“”、丁中含有2个“”和1个“”,甲中含有“”和“”各1个,则乙中应含有1个“”和2个“”,故选B。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实验二: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答案(1)密闭(或封闭、不漏气)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一:m蜡烛+m氧气=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蜡烛>m剩余的蜡烛,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小;
实验二:m蜡烛+m氧气+m装置=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装置,m蜡烛+m装置<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
,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大
装置
解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常选用密闭容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