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第一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并 连续合成的链为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 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 条完整的DNA链为滞后链。
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能连续合成, 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 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为冈 崎片段。
4、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 (复制终止)
在DNA聚合酶Ⅰ催化下切除RNA引物;留下的空 隙由DNA聚合酶Ⅰ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补上;在 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相邻的DNA链
双链环状、θ型复制、双向等速
(五)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
1、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子 2、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各个起始点不
再重新开始DNA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 复制起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复制(多复制叉)。真核 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3、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第一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DNA的复制
复制 DNA 转录
逆转录
RNA 复制
RNA 翻译
蛋白质
内容提要: ● DNA的半保留复制 ●与DNA复制有关的物质 ● DNA的复制过程(大肠杆菌为例) ● DNA复制的其它方式 ●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DNA片段
1、双链的解开
基本概念:
DNA的复制有特定的起始位点,叫做复制原点。 ori(或o)、富含A、T的区段。
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 复制子
复制时,解链酶等先将DNA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
制点,这个复制点的形状象一个叉子,故称为复制叉
复制叉
复制叉
复制方向和速度:
单起点、双向等速
性质 3' 5 '外切活性 5' 3 '外切活性 5' 3 '聚合活性
新生链合成
聚合酶Ⅰ + +
+中 -
聚合酶Ⅱ 聚合酶Ⅲ
+
+
-
-
+ 很低 + 很高
-
+
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 以及在DNA复制时切除RNA 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
修复紫外光 引起的DNA 损伤
DNA 复制的主要 聚合酶,还具有3’5‘ 外切酶的校对功能, 提高DNA复制的保真性
双链环状DNA,具有核小体,全长5243bp 2.1 复制起始区:具有2个位点 位点2包括以下: • 10bp的前期区, • 27bp的T抗原结合位点,含GAGGC • 17bp的A-T丰富区。
(五)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 1 复制概况 a、多个复制子,双向复制 b、复制子相对较小(13-900kb), 复制速度较慢,大 约 500~5000bp/min
(3000bp/min) 冈崎片段100~200bp
c、复制终止通过复制叉的相遇而终止
d. 不同的发育时期,真核的复制起始点和 复制子的大小会变化。
6、DNA连接酶(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 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 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3‘
5‘
5‘
3‘
OH P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
7、DNA 解螺旋酶 /解链酶(DNA helicase) 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 旋酶I、II、III。
引发
合成
修复
修复 复制
相对活性 80%
10-15% 2-15%
分子量
300K
170-230K
250K
40K 180-300K
亚基
3’→5’ 外切 双脱氧T 蚜黄素
催化核心(180K) 两个引物酶(60,50K) 一个未知
-
催化核心(125K) 催化核心 催化 一个未知(25K) 一个未知
+
+
-
催化 +
1、定义: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 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 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 保留复制。
(二)与DNA复制有关的物质
1、原料: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 dCTP、dTTP)
2、模板: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链,合成子代DNA 3、引物:DNA的合成需要一段RNA链作为引物 4、引物合成酶(引发酶):此酶以DNA为模板合成
一段RNA,这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物(Primer)。 实质是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5、 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酶 ●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底物 ●反应需要有模板的指导 ●反应需要有3-OH存在 ●DNA链的合成方向为5 3
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大肠杆菌)
多起点、双向等速
双链解开、复制起始
大约20个DnaA 蛋白在ATP的作 用下与oriC处的 4个9bp保守序 列相结合
2、RNA引物的合成
DnaB蛋白活化引物合成酶,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引物长度约为几个至10个核苷酸,
3、DNA链的延伸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DNA复制时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 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rep蛋白沿3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 沿5 ’ 3’移动。
9、单链结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 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 降解。
(三)DNA的复制过程(大肠杆菌为例)
• 双链的解开 • RNA引物的合成 • DNA链的延伸 • 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
不影响 抑制
不影响 抑制
弱 抑制
抑制 抑制 不影响 不影响
表 真核复制需要的酶和蛋白
蛋白
亚基
功能
DNA聚合酶α/引发酶 4 引物合成
DNA聚合酶δ
2 DNA合成
PCNA
1 延伸(滑动钳作用)
复制因子RF-C
3 延伸(载体作用)
复制因子RF-A
3 单链结合
拓扑异构酶Ⅰ和Ⅱ
维持DNA的拓扑结构
2 SV40复制
• 有些复制起点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就不再 发挥作用。
• 如果蝇受精后复制原点从五千个上升到 五万个。
• 发育早期,每个复制子长7.9Kb, • 成体时,每个复制子长40Kb,很多Ori
区不再起作用。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及有关蛋白
表 真核生物五种DNA聚合酶
DNA聚置
核
核
核
核
线粒体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