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区别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 区别
李正浩
DNA的复制的必要条件
1. 模板:母链DNA解链成单链后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摸板。 2. 原料: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 3. 需要一小段RNA作为引物,提供3'-OH末段。 4. 需要ATP和无机离子。 5. 需要多种酶和蛋白因子:如引物酶、DNA聚合酶、DNA
DNA复制的过程
1、 起始阶段 (1)解链/旋,解链/旋酶催化。 (2)起始点识别。 (3)原核生物形成复制叉。(真核生物形成多个复制单位) (4)引物酶催化引物合成。引发体与引物酶结合到DNA链上,在引物酶的作用下合成一小段引物。 2、复制的延长
单个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与新链上,复制方向从5'→3,合成领头链和随从链。 原核生物复制的延长参与的酶主要是DNA-polⅢ催化,NAD+供能;真核生物DNA-polδ在增 殖细胞核抗原的协同下取代DNA-polα的作用合成DNA子链,ATP供能。真核生物以复制子各自进 行复制,引物和冈崎片断较原核生物短,且引物除RNA外还有DNA,所以真核生物切除引物需要 核内RNA酶,还需要核酸外切酶。 3、复制的终止 原核生物基因为环状的DNA,复制的终止点ter,催化填补空隙为DNA-polⅠ,DNA连接酶连 接冈崎片段成DNA链。 真核生物基因为线状的DNA,其复制与核小体的装配同步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体,DNApolε填补空隙,存在端粒及端粒酶防止DNA的缩短(RNA引物留下的空白无法填补时出现DNA的 缩短),其中端粒酶为RNA-蛋白质的复合体,具逆转录酶活性。
拓扑异构酶、SSB蛋白等。
以上必要条件中,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DNA
的复制所需要引物、酶和蛋白因子等存在差别。
DNA聚合酶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差别
•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 DNA-polⅠ 复制过程中的校读, 填补缺口,修复。
• DNA-polⅡ DNA损伤的应急修 复。
• DNA-polⅢ 延长新链核苷酸的 聚合。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比较
复制起始点 起始点识别 引物 起始点长度 复制单位 参与的酶和蛋白因子
原核生物
一个 OriC
DnaA
长、多

一个 双向复制
DnaA 识别复制起始点 DnaB 解螺旋酶活性 DnaC 运载和协助DnaB DnaG引物酶活性 SSB 稳定解开的单链DNA DNA拓扑异构酶理顺DNA 双链
真核生物
多个
可能有“蛋白质-DNA复合物参与”
短、少

多个 双向复制
DNA-polα 起始引发, 引物 酶活性 DNA-polδ 解螺旋酶活 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复制因子 DNA拓扑异构酶理顺 DNA双链
•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 DNA-polα 起始引发,引物 酶活性。
• DNA-polβ 低保真复制。
• DNA-polγ 催化线粒体DNA 的复制。
• DNA-polδ 延长子链的主要 酶,解螺旋酶活性。
• DNA-polε 填补引物空隙, 切除修复,重组。
原核生物三种DNA聚合酶都有5'→3'聚合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不同的是DNApolⅠ还有5'→3'外切酶活性,即外切酶活性有双方向。真核生物五种DNA聚合酶 都有5'→3'外切酶活性,DNA-polα,DNA-polβ无3'→5'外切酶活性,DNA-polβ无 5'→3'聚合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