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急诊科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5例严重创伤患者治愈30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5.9%。

2例因严重胸部刺伤心脏破裂在术中死亡,2例为颅脑并胸腹复合伤在术后3小时死亡,1例术前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和麻醉前准备必须做到迅速,果断,准确,根据病情,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以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严重创伤;麻醉;抢救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死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年轻人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严重创伤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疼痛激烈,病死率高[1,2]。

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需立即手术止血,所以如何尽快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以及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3]。

本文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2~56岁,平均25.6岁。

车祸伤12例,刀刺伤6例,其他伤17例。

伤后3h内就诊19例,3-8h就诊9例,8--24h内就诊5例,24h以上就诊2例。

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存在。

1.2 麻醉方法
1.2.1麻醉前准备
创伤为暴力强大的急性损伤,它发病急,伤情严重,变化快,有的患者处于休克和昏迷状态,实质性脏器损伤或大血管损伤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出现生命垂危情况,因此接诊抢救应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确定性治疗。

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禁止随意搬动及禁食,禁水,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呼吸,脉搏,血压,末梢循环,肢体活动,有无畸形,活动性出血等,做出伤情的初步诊断。

若立即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手段,则应在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立即进行手术。

如无立即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可先抓紧时间进行有效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则麻醉危险可减少[4]。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丧失主动调节呼吸道通畅能力,可紧急行气管内插管,吸净气道分泌物及误吸的呕吐物,以确保气道通畅。

开放静脉通路是及时补足血容量的可靠保障,应用塑料外套管留置针能确保静脉路通畅,避免了静脉切开,对补充血容量起到了保证作用。

1.2.2麻醉方法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低血容量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可免用镇静镇痛药物,但是不宜省略抗胆碱药物,有些外伤患者可能十分烦燥,需术前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对于头部外伤患者不能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以免影响意识和瞳孔的观察,一般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监测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全组病例作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穿刺置管监测cvp,选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

诱导用药:阿曲库铵0.5mg/kg、芬太尼2μg/kg、氯胺酮1.5mg/kg~2mg/kg。

麻醉维持吸入0.8%~2.0%异氟醚和50%氧化亚氮氧气维持麻醉或微泵恒速持续注射氯胺酮0.6mg/(kgh)~1.0mg/(kgh),呼吸频率14次/min~16次/min,保证每分通气量在5l左右。

吸呼比,氧流量1.5l/min。

记录麻醉期间的sbp、dbp、hr、cvp、spo2,尿量的变化。

有文献报道,在休克纠正之前即使小剂量的局部麻药施行硬膜外阻滞亦可导致严重循环衰竭。

椎管内麻醉可减少静脉回流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前后负荷而导致低血压,原则上应禁忌。

全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且能保证充分的氧供,可为首选[5]。

安氟醚对循环有抑制作用,应慎用。

咪唑安定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用于麻醉诱导,氯胺酮和芬酞尼对循环影响不明显,可用于休克患者的麻醉维持。

休克患者应用肌松剂得当,可使麻醉维持浅水平,减轻全麻对循环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操作。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术后可用新斯的明对抗,
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2结果
本组严重创伤患者治愈30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5.9%。

5例死亡患者中,2例因严重胸部刺伤心脏破裂在术中死亡,2例为颅脑并胸腹复合伤在术后3小时死亡,1例术前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严重的创伤伤势复杂,病情严重且变化快,患者术前是否做到充分准备,决定着手术的成败。

所以,应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要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搬动,以免延迟手术时间而加重休克。

由于无法得到患者详尽全面的资料,全麻甚至局麻引起的改变可能超过患者可耐受范围。

为将麻醉风险降至最低,麻醉医生尽可能了解伤情尤其是补充血容量,开放气道等情况,同时了解合并存在的疾病,还需了解手术性质和风险。

使用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等麻醉计划均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术前补液不足和难以预料的病情改变,掌握正确的补液、输血尤其重要。

在手术开始前,应做好各种准备。

即使在病情似乎稳定的情况下应提高警惕,切勿疏忽大意。

麻醉医生的素质及操作管理水平、必要的监测和综合处理技能,对提高创伤急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愈后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娟. 创伤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3):126.
[2]徐贵森, 刘合年, 吴畏, 李军, 郁振帮. 500例地震伤员的麻醉处理[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 (09):67-68.
[3]王永剑. 急诊严重创伤早期救治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 2008, (07) :54.
[4]曹利田,张艳群. 急救绿色通道治疗多发伤伴休克3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17) :78.
[5]王雪山,徐业凯. 急诊室救治严重创伤528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16) :86-87.
作者单位:116003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