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2.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他要买什么呢?
课件:我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数包,你们能帮我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1)师生互动,交流先学1
①.谈话: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一展示展示
请一名学生板演。
5×3=15(元)
15+20=35(元)
谈话:大家看这位同学做得对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思路讲给大家听一听。
⑥.说说20+3×5的计算顺序,问:像这题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3、自主探索,解决第二个问题
谈话:看,文具店理由来了一位小顾客,她要买什么呢?
课件:我要买2盒水彩笔,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呢?
谈话:这个问题,把你的解题思路以及计算的顺序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解题思路:用50元减去2盒水彩笔的价钱,就是应找回的钱数。
3、适当整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清楚乘减是一级运算,加减是二级运算。
4、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要先求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与刚才的两个分步算式相比,综合算式只是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④.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计算顺序:先算18×2=36,再算50-36 =14
教师征询其他小组的意见,板书算式:50-18×2
谈话:同学们真肯动脑筋,看来,综合算式也能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我们一起计算。教师边与学生交流,边板书。
列出的算式下边写几个等号?
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18×2?在第一个等号后边能只写36吗?怎样写?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馈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逐题出示:23×3+5 16×6-9 38+4×1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在练习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找出题中的错误之处,再改正。然后指名说出题目的错误之处,并说出正确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②.交流方法二
谈话:方法一是列两个一步计算的算是做的,在数学上,这叫分步解答。方法二是老师提的一个新要求,大家都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个算式?小组交流交流你的方法二。
指名板演。
5×3+20
教师指出:这个算式就是一个综合算式。会读综合算式吗?
③.观察比较,体会区别和联系。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把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师:请同学们先选择一组进行计算,再比一比每组中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和同桌交流一下。
(2)各自脱式计算。
(3)展示几名学生的答案,共同订正。
(4)师:请大家核对结果。同学们,做好后要注意对比,每一组题,数据虽然相同,但运算符号不同,所以运算的顺序和结果也就不同。 综合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一定要先算乘法,如果是同一级的运算,就应从左往右算。
课 时 教 案
第三单元 课题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第1课时 总第23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列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一、交流共享
(一)学情预判
分步列式学生应该都能会做,列综合算式部分学生就感到有些困难。
(二)后教预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逛逛这家文具店。课件呈现文具店场景。文具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程序:
一、先学探究
先学单
1、书包20元1个,水彩笔18元1盒。(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方法一:
方法二:你能把方法一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吗?
2、(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方法一:
方法二:你能把方法一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吗?
谈话:首先,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大家想了解吗?
讲解: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同时板书:
5×3+20
=
=
⑤.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做一下,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问:为什么先算5×3?
谈话: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并写出答语。
(5)提问:32+3-20 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混合运算的顺序?各是怎样的?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式学到运算顺序的?
混合运算是否只有这些?大家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继续去学习和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教后反思
谁能接着算下去?
板书: 50-18×2
=50-36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4、尝试归纳,建立模型
谈话:(指着板书)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讲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把课题补充完整)谁来说一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