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输液不良反应

常见输液不良反应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3 静脉炎
原因 1) 主要原因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 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 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4空气栓塞
原因 (1)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链接不紧,有漏气。 (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3)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 险。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 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 的改变。
静脉输液
Intravenous infusion
1、静脉输液的 原理及目的
2、静脉输液常 用的溶液及作 用
目 录
3、常用的输液 部位
4、常见输液反 应的护理
静脉输液
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治疗 的方法。
一 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1.1原理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
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1.2目的
1.2.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2.2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循环灌注量 1.2.3 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恢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1.2.4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二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
2.1晶体溶液 2.2胶体溶液 2.3静脉高营养液
二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
2.2胶体溶液
分子量大,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的维持血 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常用的 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溶液、代血浆、血液制品。
二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
2.3静脉高营养液
高营养液能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 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 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
是分布于皮下的肢体末端的静脉。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的首选 部位。
3.2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分布较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显表易见,不宜滑动,便于 固定。常用于小儿的静脉输液。
3.3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
常用于中心静脉插管。需要长期持续输液或需要静脉高营养患者多选 择此部位。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1发热反应 4.2循环负荷过重 4.3静脉炎 4.4空气栓塞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2循环负荷过重
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人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 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2循环负荷过重
护理:预防: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 不全的患者。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协助患者端坐位,双腿下垂。 (2)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6~8L/min,同时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 溶液。 (3)遵医嘱给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1发热反应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用物清洁灭菌不彻底所致,输 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 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临床表现 :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个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 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科恢复正 常;严重者可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 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1发热反应
护理措施: (1)发热反应较轻的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2)发热反应较重的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 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3)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 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3静脉炎
护理: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再释 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 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1)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 镁或95%乙 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超短波理疗 (3)中药治疗 (4)若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
通常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 则 患者补钾“四不宜”原则,既:不宜过浓(浓度不超过 40mmol/L)、不宜过快(不超过20~40mmol/h)、不宜 过多(3~6g/d)、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一般尿量超过 40ml/h)、
三 常用输液部位
3.1周围浅静脉
二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晶体溶液
2.1.1葡萄糖溶液 补充水分及热量,减少蛋白质的消耗,防止酮 体产生。常用的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1.2等渗电解质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和渗透 压平衡。常用的有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等。 2.1.3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的有碳酸 氢钠溶液和乳酸钠溶液。
四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4.4空气栓塞
护理 (1)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 (2)给予高流量吸氧 (3)有条件时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谢谢观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