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

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

2010-2011年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总22】(06年)蚊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撍]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臵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注] ①翣(shà):扇子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形受质质:资质 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欺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

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四、(17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2分)(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07年)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

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3)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亦臵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

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

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忝其父祖耳忝:羞辱,有愧于。

B自饭期人之浅也期:看待。

C畏其敏畏:担忧。

D饮酒不衰衰: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C.又以病止酒梅以曲为美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③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A .①③⑤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

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四、(17分}15、(8分)(1)把文盲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3分)②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2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3分)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08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乃放纵诗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是溪独见辱于愚D.与刘宾客齐名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5.(8分)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分)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3分)⑵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04年)11.B 12.A 1 3.C 14.D四.(18分) 15.(8分) (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