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
将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和,即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Ca(OH)2
答:Mr[Ca(OH)2]=Ar(Ca)+2(Ar(O)+Ar(H))=40+2(16+1)=74
计算出NH4NO3、H2O、CO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2)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如:氯酸钾(KClO3)中,m(K):m(Cl):m(O)=39:35.5:16×3=78:71:96
(4)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
如: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 100%=35%
课前默写
引入新课
新授课
媒体展示
学生练习
媒体展示
教师讲授
媒体展示
学生练习
媒体展示
学生练习
媒体展示
学生练习
媒体展示
学生练习
典型例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
一个氮原子____;m个氧分子________;七氧化二锰_______;
一个氩原子______;氧气_______;氖气________;
n个氯离子________;2个亚铁离子________;铝离子_________;
计算出NH4NO3、H2O、CO2、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ω(N)= 100%=35%
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1)C2H4O中碳、氢、氧的质量比
(2)C2H4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17.6gC2H4O中氧元素的质量
(4)多少克C2H4O和3.6克水中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附:板书设计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
(1)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如:Ca(OH)2答:Mr[Ca(OH)2]=Ar(Ca)+2(Ar(O)+Ar(H))=40+2(16+1)=74
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但注意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2:4:3
Cu2(OH)2CO3中,铜、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5
计算出NH4NO3、H2O、CO2、CO(NH2)2中原子的个数之比
教案
教学课题: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3教时教学日期:月日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②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活动探究的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知识。
如: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
m(O)=m(MgSO4)×ω(O)=60g×53.3%=32g
计算80g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
1.2001年11月,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间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82的高效能燃烧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的主装药之一是环氧乙烷,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2H4O,试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归纳小结→学以致用
实验准备:
仪器:
药品:
教学过程: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积之间的比值
如:氯酸钾(KClO3)中,
m(K):m(Cl):m(O)=39:35.5:16×3=78:71:96
硝酸铵(NH4NO3)中,
m(N):m(H):m(O)=14×2:1×4:16×3=7:1:12
(5)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如: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
m(O)=m(MgSO4)×ω(O)=60g×53.3%=32g
教学后记:
硫化锌____;氯化亚铁_____;硝酸银____;碳酸钠____;
硝酸铁____;碳酸____;氢氧化钙___;硫化铵____;
化合物的化学式不仅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而且清楚地展示出其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之比。那么,化学式能否告诉我们有关组成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信息呢?
根据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1)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