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轻瘫的诊断及营养治疗

胃轻瘫的诊断及营养治疗


胃排空生理
B 定义: 胃排空是指胃内容 物顺利排入十二指肠 的过程,其依赖于胃 十二指肠平滑肌的协 调运动。 A 胃运动分为消化期运动和消化间 期运动。消化期运动持续约2h, 包含受纳、混和、研磨、排空4 个过程。 C 正常情况下,胃排空过程受自主 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胃肠 激素等调节。
胃排空生理
思考
高渗
0 1
百普素 渗透压470mOsmol/L
×
高脂
0 2
瑞能 渗透压350mOsmol/L 能量配比 PRO:FE:CHO=18%:50%:32%
大剂量,高滴速
Thank you
胃轻瘫的诊断及营养治疗
2017-01-12 赵英培
学习内容
01 02 03 04
病历回顾 胃轻瘫的定义及病因 胃轻瘫的营养治疗 病例总结
01-病历回顾
住院病历
姓名:宋相英 职业:职工
性别: 女
年龄:81岁
住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病史陈述者:患者家属
婚姻:已婚
民族:汉族
病区:16A
入院日期:2016-11-19
的应激、活动、体温系数; 目标能量:1200 kcal/d
蛋白质
参考《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

如何排除机械性梗阻?
如何诊断胃排空延迟?
胃轻瘫的诊断
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但 缺乏特异性;
患者不能耐受检查,却 缺乏诊断的金标准!!
能量变化示意图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肠外营养
02
喂养途径
指南指出,不优先考 虑采用肠外营养治疗 胃轻瘫。
04
01
幽门后肠内营养的效果 优于胃内肠内营养。
03
EN时机及原则

2013 ACG《胃轻瘫临床管理指南》
肠内营养
可尝试性少量给 予,避免过早、 过快; 降低/控制速度, 可从20ml/h开始, 逐渐递增至目标 需要量;
指南中未明确指出
如支配胃平滑肌的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 病变(多数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表现);
胃排空过程任何环 节出现障碍
如胃平滑肌本身病变;
以及诸多累及这两方面的系统或局部性 因素等;
儿童胃轻瘫
病因学
原发性或特发性胃轻瘫
约1/3胃轻瘫的病因迄 今未能阐明
继发性胃轻瘫
可明确病因
特发性: 70% 药源性: 18% 手术后: 12.5% 病毒感染后: 5.0% 糖尿病性:4.0%; 成人胃轻瘫 特发性: 36% 糖尿病: 29% 手术后:13%
02 无线动力胶囊(WMC)内镜
03-胃轻瘫的营养治疗
以饮食治疗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治疗
心理 治疗
1.饮食 治疗
2.药物 治疗
3.胃电 起搏
4.外科 治疗
5.中医 治疗
6.干细 胞移植
首要目标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少量多餐 肠内营养



低脂、低纤维饮食

控制血糖
肠内营养
适应证
患者3-6个月内体重 下降至少10%和(或) 反复因难治性症状而 入院治疗。
籍贯:聊城市东昌府区 营养治疗日期:2016-11-29
主诉:
诊治过程
反应迟钝、言语欠清晰、右侧肢体无力1天。
入院诊断:1.ຫໍສະໝຸດ 应迟钝待查 2.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 3.脑梗死后遗症期 4.高血压病 5.冠心病
病情变化:
诊治过程
2016-11-20 病情危重,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胸闷、憋喘
转出诊断:
6日 12 月
12 月
12 月
7日
问题思考
当患者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腹 胀、消化道出血,应考虑何诊断?又 如何给予合理的肠内营养治疗?
①喂养不耐受综合征;②胃轻瘫;
02-胃轻瘫的定义及病因
定义
是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
胃节律紊乱等为主要特点,但不
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
确诊胃排空延迟是基础
能量
备注 :代表接受我科 EN治疗期间;AGI Ⅲ级;选择小剂量、 低浓度、持续滴入;
11 月 19 日 11 月 20 日 11 月 21 日 11 月 25 日 11 月 29 日 11 月 30 日 12 月 1日 12 月 2日 12 月 3日 12 月 6日
入院至第2次转入ICU期间,肠内营养能量摄入变化
对照组
糖尿病组
单纯胃轻瘫组
DGP组
胃泌素的升高、生长抑素的降低是DGP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吴波, 杜强, 郑长青, 等.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在糖尿病胃轻瘫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 38 :783-785 .
4.Cajal间质细胞(ICC)病变
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Hp)
病情变化:
诊治过程
转入ICU后,患者仍然恶心、呕吐,腹胀较前 无缓解,多次尝试肠内营养治疗均不耐受;
12.20曾第2次接受我科EN 1天, 不能耐受,持续禁饮食、胃肠减压
12.21臵入鼻肠管,12.27开始肠内营养治疗 (瑞能),2017.1.4出现消化道出血,禁饮食, 1.7临床死亡
诊治过程
11.29-12.3曾接受我科肠内营养治疗
瑞能
诊治过程
能量
百普素 我科EN
备注 患者AGI Ⅲ-Ⅳ级;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大 于13分,建议暂停EN, 加强PN;
第2次转入ICU至死亡期间,肠内营养能量摄入变化
8日 12 月 11 日 12 月 12 日 12 月 15 日 12 月 20 日 12 月 21 日 12 月 29 日 1月 3日 1月 4日 1月 5日
时机
可采取经专用营 养泵持续滴入的 方式,不建议大 剂量推注;
速度
方式
药物治疗
3.改善胃动力药物
①中枢及周围多巴胺受 体拮抗剂 1.神经营养药 甲钴胺、C肽、肌醇、 亚麻酸
②5-HT4受体激动剂
③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a.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b.多潘立酮 (吗丁啉)
a.莫沙必利
红霉素
4.止吐药
2.改善神经微循环药
第一次转入ICU
1.MODS 2.低钠血症(低渗性脑病)3.多发性脑 梗死 4.高血压病 5.冠心病
11.23曾出现消化道出血,禁饮食
病情变化:
2016.11.25 意识障碍较前好转,转出ICU
11.29-12.3曾接受我科肠内营养治疗
诊治过程
反复腹胀、恶心、呕吐, 反复禁饮食、胃肠减压
2016.12.06 憋喘、胸闷、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意识 障碍较前加重,第二次转入ICU
11月20日 12月2日
波动较大,骤升骤降
PN EN 总能量
12月8日 12月12日 12月17日
0
12月20日
12月26日
12月30日
1月1日
1月4日
1月5日
总能量 PN
思考: 对于该患者,是否 有更合适的营养方 式?
幽门后喂养√ 改善胃动力药物应用√ 奎硫平的应用√ 益生菌的应用√ 营养时机的选择应慎重√ 控制“三度” √ 0 3
膳食纤维的补充
身高153cm,体重55kg, BMI 23.5kg/m2 基础代谢:1072kcal/d
1 g/kg· d,分解代 谢叠/k加增至1.2~
重症急性应激期患者能量供 给20~25 kcal/kg.d;轻症非
脂肪
1.5 gg· d;
碳水化 合物
卧床患者能量供给25~35
kcal/kg.d,应同时考虑患者
营养治疗的适应证
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 NRS 2002 6分,SGA B级(2016-11-29) NRS 2002 7分,SGA C级(2016-12-20) 营养诊断:急性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 首选EN,必要时可联合PN
目标
一般不超过总能 量的35% 约占总能量的50-55%,
呕吐,且无反弹。
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促动力作用 的中药制剂能改 善患者的消化道 症状
针刺足三里等穴位 能增强患者胃肌 电活动的规律性
针灸作为治疗选择 之一,可增加胃排 空、减轻症状,但 在指南中的证据等 级和推荐级别不高。
干细胞移植
可能成为糖尿病胃轻瘫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尚局限于动物实验。
04-病例总结
2013 ACG《胃轻瘫临床管理指南》
胃轻瘫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3个标准:
① 具有胃轻瘫症状;
诊断标准
② 排除幽门部器质性病变
导致的出口梗阻; ③ 确诊胃排空延迟;
① 胃轻瘫症状
•严重程度不一, 非特异性。
严重者可出现营 养不良,但一般患 者常无明显阳性体 征。

存在持续性嗳气、 早饱、饱胀、上腹 痛、厌食、恶心、 呕吐等临床症状;
2.高血糖症
胃排空延迟
胃窦收缩振幅频率降低, 幽门收缩
引起自主神经病变 抑制消化间期 移行性复合运动的产 生和胃窦部动力
影响迷走神经 的传出功能
[2]刘云, 孙岩, 薛绮萍, 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 化杂志, 2007 , 15 :290-293 .
3.胃肠激素异常
胃泌素 生长抑素
胃 电 节 律 紊 乱
胃 肠 动 力 下 降
5.微血管及胃肠平滑肌病变 毛细血管壁结构破坏, 造成胃 肠道缺血, 胃肠细胞功能受损 平滑肌病变,肠道收缩与传 递的功能受到影响、松弛性 增加
ICC数目减少,ICC间、ICC 与平滑肌细胞以及神经末梢 之间缝隙连接减少
流行病学
国内胃轻瘫的发病率不详。 国外报道显示男性患病率为9.6/10万,女 性为37.8/10万,女性多于男性。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5%~55%糖尿病患 者发生胃轻瘫,(尤其1型糖尿病)。 易被低估及漏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