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考试题库100题

循证医学考试题库100题

循证医学考试题库100题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 .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 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B.总体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E.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图表3.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C.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D.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E.随机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4.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其值的大小在0和1之间B.当样本含量n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它不可能发生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E.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 愈大,s愈大B. 愈大,s愈小C. s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D. s愈小,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E. s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7、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别范围为:A、µ-σ~µ+σB、µ-1.96σ~µ+1.96σC、0~µ+1.96σD、-∞~µ+1.96σE、µ-2.58σ~µ+2.58σ8、设x符合均数为µ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作 z =(x-µ)/σ的变量转换,则:A、z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B、z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C、z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D、z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E、z不符合正态分布;9、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B、总体均数不等于零;C、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D、样本均数不等于零;E、样本只包含总体的一部分。

10、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列那项范围内?A、± 2.58B、± 1.96C、µ ± 2.58D、µ ± 1.96E、µ ± 2.5811、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A、均数要小;B、均数要大;C、标准差要小;D、标准差要大;E、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同。

12、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A、两样本均数不等;B、两总体均数不等;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都不等;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不等;E、以上都不是。

13、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E、以上都不是。

14、某市250名10岁男孩体重有95%的人在18到30㎏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A、2㎏;B、2.326㎏;C、6.122㎏;D、3.061㎏;E、6㎏。

15、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时应注意: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C、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E、以上都不是。

1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列哪个指标为好。

A. 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E.方差1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A. 95%B. 45%C. 97.5%D. 47.5%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18.计算中位数时,要求A.组距相等B.组距相等或不等C.数据分布对称D.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E.数据呈标准正态分布19. t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A. 中心位置右移B.中心位置左移C.分布曲线陡峭一些D.分布曲线平坦一些E.两尾部翘得低一些20.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以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百分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21. 两组数据作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除要求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外,还A.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相近B.要求两组数据方差相近C.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D.均数相差多少都无所谓E.方差相差多少都无所谓22.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A. 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意分布23.统计推断的内容A.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 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 估计正常值范围D. A、B均不是E. A、B均是24.正态分布N(μ,σ),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A.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B.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C.曲线形状和位置都不变D.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E.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25.用于表示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的是A.B.C.D.E.2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1、样本是总体中: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2、参数是指: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样本的统计指标3、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4、脉搏数(次/分)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5、疗效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6、抽签的方法属于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7、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8、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试验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E以上都不对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A、相互对照B、标准对照C、实验对照D、自身对照E、空白对照10、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3.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14.总体应该由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15.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18、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

A、计算B、计数C、计量D、等级E、都对20、红细胞数(1012L-1)是: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A.所有成年男子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2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2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B.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 修正普查的资料D.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2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26、样本是总体的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2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2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2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3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31、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A、找全距B、定组距C、分组段D、划记E、制分布图3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t值D.标准误E.概率3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D、无法比较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34、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A.9B.7C.10.5D.11E、123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极差B.标准差C.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误36、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 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A、3.2±t0.05.11 ×0.5B、3.2 ±t0.05.12 ×0.5/C、3.2 ±t0.05.11 ×0.5/D、3.2±1.96×0.5/E、3.2 ±2.58×0.5/37.X=30,X2=190, 5. 某组资料共5例, 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A.6 和 1.29B.6.33 和 2.5C.38 和 6.78D.6 和 1.58E 6和2.538.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