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PSP项目计划总结表
PSP项目计划总结表
学生日期
程序程序号#
教师程序设计语言
总结计划实际累计Minutes/LOC
LOC/Hour
Defects/KLOC
过程效益
A/FR
程序规模(LOC)
新开发与更改的
最大规模
最小规模
开发阶段时间/min 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
编译
测试
后置处理
总计
最大时间
最小时间
引入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
编译
测试
总计
排除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
编译
测试
总计
说明:
Minutes/LOC 在开发之前:
*登入计划的开发每行代码的分钟数。
使用在作业编号日志中最近开发项目的或者在
最近开发项目总结表中的累计效率值作为参考。
在开发之后:
*用全部的开发时间除以实际的代码行数,得到实际的和累计的Minutes/LOC。
LOC/Hour 在开发之前:
*用60除以计划的“Minutes/LOC”,就得到计划的“LOC/Hour”的值。
在开发之后:
*用60除以实际的和累计的“Minutes/LOC”,就得到实际或累计的“LOC/Hour”的值。
缺陷密度
Defects/KLOC在开发之前:
*找到最近的前一个程序的缺陷密度的累计值
*把它作为当前项目的计划的缺陷密的值
在开发之后:
*计算缺陷密度的实际值和到目前为止的累计值
*缺陷密度的实际值=1000 * 实际的缺陷总数/ 实际新开发的和修改的代码行数
*用类似的方法计算缺陷密度的累计值
程序规模在开发之前:
*在计划部分登入估算的新开发的与更改的代码总行数,并登入最大值,最小值。
在开发之后:
*统计并登入实际新开发的与更改的代码行数。
*在累计一栏中,登入实际新开发的与更改的代码行数与上一个程序的新开发的与更
改的代码行数的累计值之和。
开发阶段时间
计划*用估算的新开发的与更改的代码行数,乘以估算的开发效率“Minutes/LOC”,得到项目总开发时间
*使用估算的代码行的最大值乘以估算的开发效率得到开发时间的最大值
*使用估算的代码行的最小值乘以估算的开发效率得到开发时间的最小值
*从最近的上一个程序的项目计划总结表中,找到各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的累计百分
比,乘以总开发时间,就得到各个阶段的开发时间
实际*在作业完成之后,根据时间纪录日志中的数据,登入各个阶段实际花费的时间。
累计时间*对每个阶段,计算并登入实际开发时间与最近的前一个程序的累计时间之和
累计百分比*对于每个阶段,用100乘以该阶段累计时间,再除以总的累计时间,此指责为累计时间百分比
引入的缺陷
计划*在开发之前,估算程序中将引入的缺陷的总数
*计划的缺陷密度乘以计划新开发的和修改的代码行数,然后除以1000实际*在开发完成后,统计并登入各个阶段实际引入的缺陷的数目
累计*对每个阶段,登入实际引入的缺陷个数与最近的上一个程序和累计引入的缺陷的总和
累计百分比*对每个阶段,用100乘以该阶段的累计缺陷,再除以总的累计缺陷,得到累计缺陷百分比
缺陷引入率*计算设计和编码阶段的缺陷引入率
(Defects/Hour)60*(该阶段累计引入缺陷数)/ (该阶段累计花费分钟数)
排除的缺陷
计划*在“总计”一行中,登入估算的总的缺陷个数
*根据最近开发的程序的缺陷排除的累计百分比计算各个阶段计划排除的缺陷数实际*在开发完成后,统计并登入各个阶段实际排除的缺陷的数目
累计*对每个阶段,计算并登入实际排除的缺陷个数与最近程序的累计缺陷排除数之和累计百分比*对每个阶段,用100乘以该阶段的累计缺陷,再除以总的累计缺陷,得到累计缺陷百分比
缺陷排除率*计算代码复查、编译和测试阶段的缺陷排除率
(Defects/Hour)60*(该阶段累计排除缺陷数)/ (该阶段累计花费分钟数)
二、参照以上说明并且对照下面的例子熟悉PSP项目计划总结表的使用。
1.假定已有程序12的PSP项目计划总结表数据;
2.程序13中Minutes/LOC、LOC/Hour、Defects/KLOC的值分别来自于程序12中对应项目的“累计值”;
3.程序13中开发阶段的时间“总计”是“用新开发与更改”的计划值58乘以Minutes/LOC 值得到的。
同理开发阶段的“最大时间”“最小时间”也是按照如上方法计算所得;
4.程序13中开发阶段“计划”“设计”“编码”“代码复查”“编译”“测试”“后置处理”的值分别是利用程序12中的“累计百分比”与程序13中的时间“总计”得到的
5.程序14中计划的过程效益值的计算:
过程效益(plan)=100 *(编译前计划的排除缺陷数)/(编译前计划的引入缺陷数)
=100*2/(1+5)
实际的过程效益值的计算:
过程效益(Actual)=100 *(编译前实际的排除缺陷数)/(编译前实际的引入缺陷数)
=100*4/(1+4)
对于累计值:
过程效益(ToDate)=100 *(编译前累计的排除缺陷数)/(编译前累计的引入缺陷数)
=100*12/(5+25)
PSP项目计划总结表
学生学生x 日期11/9/2004
程序程序号# 12
教师先生z 程序设计语言C++
总结计划实际累计Minutes/LOC b
LOC/Hour
Defects/KLOC g
过程效益
A/FR
程序规模(LOC)
新开发与更改的51 58 h 211
最大规模65
最小规模37
开发阶段时间/min 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
计划1618s 66 e
设计2744 s 127 e
编码146 104 s 544 e
代码复查12 38 s 74 e
编译26 11 s 88 e
测试6829 s 232 e
后置处理2642 s 119 e
总计321 286s 1250 e
最大时间410
最小时间233
引入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1 t 5 k
编码 5 t25 k
代码复查
编译
测试
总计 6 I20
排除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 2 t 5 k
编译2t 10 k
测试 2 t5k
总计 6 t 20k
PSP项目计划总结表
学生学生x 日期17/9/2004
程序程序号# 13
教师先生z 程序设计语言C++
总结计划实际累计
Minutes/LOC b p x
LOC/Hour q y
Defects/KLOC i r z
过程效益
A/FR
程序规模(LOC)
新开发与更改的 a 58 o 47 w 258
最大规模 a 72
最小规模 a 41
开发阶段时间/min 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
计划 f 18m 22s 88 u
设计 f 35m 24 s 151 u
编码 f 149 m 93 s 637 u
代码复查 f 20 m 37 s 111u
编译 f 24 m 4 s 92 u
测试 f 64m 8 s 240u
后置处理 f 33m 41 s 160u
总计 c 343 m 229s 1479 u
最大时间 d 426
最小时间 d 243
引入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l 1 t 4 u
编码l 5 n 5 t 21 u
代码复查
编译
测试
总计j 6n 5 t 25 u
排除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l 2 n 3 t 8 u
编译l 3 n2t 12 u
测试l 1 t 5u
总计j 6 n 5 t 25u
PSP项目计划总结表
学生学生x 日期25/9/2004
程序程序号# 14
教师先生z 程序设计语言C++
总结计划实际累计Minutes/LOC
LOC/Hour
Defects/KLOC
过程效益
A/FR
程序规模(LOC)
新开发与更改的67 77 335
最大规模85
最小规模49
开发阶段时间/min 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
计划2332120
设计3944 195
编码166 155 792
代码复查29 34 145
编译24 8 100
测试6239 279
后置处理4146 206
总计384 3581837
最大时间487
最小时间281
引入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1 1 5
编码 5 4 25
代码复查
编译 1 1
测试
总计6 6 31
排除的缺陷计划实际累计累计百分比Def./Hour 计划
设计
编码
代码复查 2 4 12
编译 3 113
测试 1 1 6
总计 6 5 31
三、结合自己所开发的实际项目完成个人的PSP项目计划总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