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幂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A、差别阈限法B、感觉等距法C、数量估计法D、不同感觉道的交*匹配法2、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3、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A、越大B、不变C、越小D、不确定4、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 C )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否定5、与单一刺激相比,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 B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6、考察因变量的可*性的指标是( B )A、效度B、信度C、敏感度D、可控度7、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 B )A、Ⅰ类错误B、Ⅱ类错误C、Ⅲ类错误D、Ⅳ类错误8、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B )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9、ROC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A )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1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D )A、空间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时间误差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B D )A、直接观察B、自然观察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12、随机取样的方式有( A B D )A、随机数字表B、计算机选择C、分层取样D、人工选择13、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 A C )A、随机组设计B、拉丁方设计C、匹配组设计D、完全平衡设计14、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B C )A、减半法B、有无法 C评价法 D、次数法1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 A B C D )A、刺激类型B、准备状态C、酒精和药物D、年龄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
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它们是(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
17、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区分开来。
18、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习惯)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期望)误差。
19、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0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ω2≥(·15)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20、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1、定量研究22、内部效度23、需要特征24、ROC曲线25、阶梯法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27、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28、举例说明不等控制组设计。
29、举例说明如何用感觉等距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
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实验中的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
六、分析题(共10分)31、请结合下图说明,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fN(x) fSN(x)概率密度x3 x4 x1 x21 2 3 4 5 6C1 C2 C3 C4 C5评价法反应图示七、实验设计题(共10分)32、请设计实验考察中断正在完成的任务对抑郁者和非抑郁者记忆成绩的影响。
2003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作者是A.韦伯 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 D.费希纳2.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 D.比较研究3.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 D.指导语4.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A.分段法 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 D.差别阈限法5.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称为A.“开窗”实验B.相加因素法C.反应时相减法 D. ABC反应时6.在信号检测论中,P(y/SN)指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7.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 C.主效应检验 D.交互作用检验8.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A.主观相等点 B.相等地带 C.韦伯比例 D.不肯定间距9.随着判断标准的提高,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确定10.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A.线性定律 B.幂定律 C.对数定律 D.韦伯定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0.用数量估计法制作的心理比例量表符合A.对数定律 B.幂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 D.费希纳定律12.确保代表性样本的方法有A.分层取样 B.成团取样 C.配额取样 D.雪球式取样13.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A.自变量 B.控制变量巳反应变量 C.反应变量D.额外变量14.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A.不等控制组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D.混合设计15.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几个方面A.其他人群 B.其他研究 C.其他环境 D.其他时间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6.1879年在德国的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
17.变量就是一些在或上可以改变的事物。
18.恒定刺激法中计算绝对阈限的方法,除了直线内插法之外,还有和。
19.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法和法来制作。
20.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ω2≥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四、外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交互作用22.双盲实验23.自变量混淆24.感觉等距法25.简单效应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27.简述单被试实验设计的设计模式。
2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ROC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
29.举例说明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30.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七、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2.请设计实验考察自我评价高低以及是否有观众在场对作业成绩的影响。
04年心理实验设计试题一. 单选(1*10=10)1. 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A赫尔姆霍兹B冯特C韦伯D费希纳2. <论记忆>一书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著作?A冯特B费希纳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3.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A内部效度B结构效度C外部效度D统计效度4. 随着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与虚报率都会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5. 下列哪种自变量发球被试变量?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6. 在信号检测论中,P(Y/N)指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7. –10.不详二.多选题(不详)三.填空(1*10=10)16、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包括变量、样本、_____和_______四个重要成分。
17、心理量表包括顺序量表、______和_______三种类型.18、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时,要注意平衡_______误差,而当二者相继呈现时,要注意平衡______误差.19、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间差异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20、W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W2≤_______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W2≥______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四.名词解释(4*5=20)21 实验者效应22 安慰剂控制23 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24 数量估计法25 事后检验五.简答题(6*5=30)26 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27 简述多基线设计模式28 简述评价相对于有无法的优点29 什么是”开窗”实验?请举例说明30 请结合实验说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六.分析题(10*1=10)31 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实验结果,请结合图示解释这一结果及其意义七.实验设计题(1*10=10)32 请设计实验考察对于内外倾不同个性特点的人来说,工作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业绩有什么不同?05实验设计一、单选1.下列哪位心理学家于1887年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A.冯特 B.詹姆斯 C.费西纳 D.霍尔2.费西纳定律认为,感觉量和刺激量之间是A.线性关系 B.幂函数关系 C.对数关系 D.非线性关系3.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个水平上的效应,称为A.主效应 B.交互作用 C.简单效应 D.事后效应4.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统计效度 D.结构效度5.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增加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时间,会使反应时间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6.考察因变量的有效性的指标是A.效度 B.信度 C.敏感度 D.可控度7.当两个总体存在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没有差异,就犯了A.Ι类错误 B.Ⅱ类错误 C.Ⅲ类错误 D.Ⅳ类错误8.对于被试变量,只能采用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9.ROC曲线的去度越小,即离45°对角线越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A.越高 B.不变 C.越低 D.不确定10.当刺激强度提高时,产生一个j.n.d.所必需的绝对变化增量就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11.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出现的误差有A.时间误差 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 D.空间误差12.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指标的哪些特点A.有效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可靠性13.下列哪些时因变量不敏感的例子A.高限效应 B.地板效应 C.低限效应 D.天花板效应14.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A.评价法 B.恒定刺激法 C.最小变化法 D.有无法15.下列哪些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A.噪音 B.时间 C.个性特征 D.指导语16.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