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

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20年代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不随意注意22.言语沟通23.成就动机24.流体智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27.情绪、情感的区别。

28.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29.身体语言的分类。

30.中年危机的表现。

四、论述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8 分。

第33小题必答,10分。

共18分)31.论述并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3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征?33.举例说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归属于智商,80%归属于情商。

情商应归属于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哪个方面?()A.悦纳自己B.人际关系和谐C.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D.适应环境好2.人的睡眠是一种()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意识并未完全停止的状态3.人们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主要依据声音的哪个感觉特性?()A.音强B.音高C.音色D.分贝4.当久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时,你能一眼把他认出来。

这种现象属于记忆过程中的()A.再认B.编码C.识记D.回忆5.科学概念又称之为()A.日常概念B.模糊概念C.明确概念D.生活概念6.小王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小李擅长写作,但在数学计算方面表现很差。

这反映出不同个体智力哪方面的差异?()A.智力结构的差异B.发展过程的差异C.发展水平的差异D.发展速度的差异7.公安机关有时会使用测谎仪帮助鉴别犯罪嫌疑人,其使用原理主要是()A.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B.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C.情绪产生时,伴随外部表现D.情绪情感是一种自我察觉8.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其中个人特质包括()A.中心特质、首要特质、重要特质B.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C.中心特质、重要特质、根源特质D.根源特质、首要特质、次要特质9.社会心理学家舒茨认为,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流、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叫做()A.支配需要B.情感需要C.包容需要D.沟通需要10.一位来自偏僻地区的学生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后,感到自己只会做题、考试,不会娱乐,不会交往,十分自卑。

你认为他的压力源属于以下哪一种?()A.躯体性B.心理性C.社会性D.文化性11.“空巢”感是中年危机中哪一种变化的现象?()A.孩子长大成人B.生理老化C.家庭生活变化D.事业发展12.下列关于“白日梦”的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A.它是无意识的B.它与未来的活动无关C.它是意识的一种迷糊状态D.其内容有好坏之分13.学生通过对多个大小不一的圆的实际测量,独立探索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接近一个常数3.14。

这种学习属于()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4.“小亮下午放学时感到很饿,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里飘出香味,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感到非常高兴。

”请判断小亮下述心理活动中哪一种属于思维?()A.感到很饿B.闻到饭菜香味C.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D.感到高兴15.下列各种能力中,不属于特殊能力的是()A.数学能力B.观察能力C.绘画能力D.写作能力16.与人们对于友谊、他人支持、合作等内在需要有关的动机是()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工作动机D.成长动机17.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的气质是不难改变的B.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C.气质类型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D.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18.人们跟随潮流,顺应风俗习惯的现象,称为()A.认同B.顺从C.合群D.从众19.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A.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影响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20.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所包含的“研究人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理由?()A.心理活动是由外部行为表现的B.人的外部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C.只有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才能了解人的内部心理活动D.人的外部行为与心理活动是一一对应的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生物节律22.知觉的选择性23.非言语沟通24.挫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使用问卷法进行心理调查的优缺点。

26.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需要线索,线索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哪些条件?27.“听别人讲故事时,头脑中就出现相应的情节”,这是什么心理活动?简述其含义及其特征。

28.动机的功能。

29.什么是人格测验法?请列举出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验。

30.婴儿对抚养者的依恋行为如何产生?四、论述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8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31.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谈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32.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33.小张大学毕业,刚分到公司上班。

这些天来,他除了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细心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他发现:孙秘书热情大方,李主任认真严肃,小刘幽默诙谐……(1)小张这种通过对他人进行观察逐渐形成完整印象的心理过程属于哪种类型的知觉?心理学中对其是如何界定的?(2)这类知觉有哪些独特性?2006年1月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提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的是()A.马斯洛 B.弗洛伊德C.奥尔波特 D.艾森克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种情绪状态是()A.激情 B.应激C.心境 D.道德感3.“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了人格的()A.功能性 B.稳定性C.综合性 D.复杂性4.如果一个人的冒险性人格朝向健康、积极、创造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这种人格是()A.T型人格 B.T-型人格C.T+型人格 D.均衡性人格5.人格特质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 B.舒茨C.卡特尔 D.弗洛伊德6.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 B.弗洛伊德C.奥尔波特 D.舒茨7.心理学家莫雷诺最著名的研究是有关()A.群体规范的研究 B.社会测量法的研究C.个性研究 D.智力研究8.与癌症发作有密切关系的是()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9.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最担心的是()A.健康问题 B.经济问题C.生活问题 D.社会地位问题10.根据皮亚杰的理论,7—12岁的儿童处于()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11.双眼视差作为一种重要线索知觉的是()A.深度 B.运动C.时间 D.方位12.感觉记忆的存储形式是()A.概念体系 B.语义C.视象和声象 D.图式13.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A.40% B.50%C.60% D.70%14.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幅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幅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A.后像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15.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 D.迁移16.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C.无关 D.相同17.某人在测验中得分为70百分位数,就意味着()A.高于这个分数的人是70% B.高于这个分数的人是30%C.他做对了70%的题目 D.他做错了70%的题目18.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A.过渡期 B.轻睡期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19.工作记忆也称()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情景记忆20.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其中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是()A.自变量 B.因变量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动机22.群体极化23.横断研究法24.智商25.图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问题解决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