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8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

48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

48mva密闭电石炉使用说明书[1]产品综述1.1 产品特点:48MVA密闭电石炉采用组合把持器式电极系统全密闭埋弧冶炼,设备特点为炉体整体密封,连续加料。

电极系统配置手动及自动操作模式。

1.2 主要用途1.2.1主要用途48MVA密闭电石炉用来冶炼电石,本设备仅适用于内蒙包头海平面高分子有限公司60万吨/ 年电石工程的冶炼工艺。

1.3技术特性48MVA密闭电石炉技术特性见表1。

炉壳炉身直径¢10450 mm炉身高度5525 mm炉膛深度3216 mm炉膛直径¢9350 mm炉盖炉盖直径¢10450 mm净空高度1130 mm出炉口装置个数 3 个电极装置(液压悬挂)数量 3 个电极壳直径¢1475 mm极间距3529 mm电极行程1700 Mm筋片数16 个加热元件功率(单个电极)6+12+12 KW加料系统料仓数量12 个料管数来那个13 个边缘料管尺寸¢377×10 mm中心料管尺寸¢377×10 mm加料机转盘直径¢9200 mm加料机功率3×4 KW液压系统介质HM—46系统压力12 Mpa冷却水系统冷却水工作压力0.36 Mpa循环水量850 M3/h荒炉气烟道内径尺寸675 mm净炉气烟道内径尺寸525 mm二次母线系统铜管直径和壁厚¢70×12.5 mm通水电缆截面1800 mm2警告!!当炉壳温度超过100℃时,必须停炉检查耐火衬,以防烧坏炉壳;当出炉口地面有积水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行,待水清理完毕后方可运转;有地震发生警告期间需停炉。

1.4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1.4.1总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工作特征1.4.1.1本密闭电石炉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序号名称结构及工作原理功能1 环形加料机环形加料机采用圆盘加料方式,使用摩擦轮传动原理,其传动装置由电动机、行星减速机和摩擦轮等组成。

加料时由气动刮板将炉料从旋转地圆盘上刮下。

向加料装置炉顶仓加料2 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由炉顶料仓,加料管,料嘴。

料位计,阀门等组成。

采用重力加料原理。

用于储存及向炉内连续加料。

3 组合式电极柱组合式电极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电极柱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导向装置,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上部把持筒、压放平台及液压管路等。

电极柱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水冷保护套、导电铜管、底环、解除元件、水冷管路等部件。

工作时,电极插入炉料内,向炉内输送电能,进行埋弧冶炼。

4 炉盖炉盖采用分体式水冷结构,共有六组边缘水冷段及一组中心水冷段,各连接处用螺栓把接。

炉盖下沿与炉体之间采用砂子密封。

炉盖上沿电极入口处装有水冷密封套,该水冷密封套对电极起密封及导向作用。

炉盖中心三角区下部朝炉膛侧打结有耐火材料。

炉盖用于缓冲存储密闭炉气并为电极升降提供动态密封及导向。

5 炉体炉体主要由炉壳、炉嘴、炉底支撑及炉衬组成,炉壳钢板焊接而成,炉体上设有热电偶。

炉底设有风道,用来对炉底进行冷却。

冷却风机安装于厂房侧壁,与大气连通。

是反应生成电石的容器。

6 二次母线系统又名大电流母线或短网,一端与变压器二次出线端子连接,另一端与电极连接,采用无氧紫铜水冷管式导电结构,二次母线导电管配有水冷软电缆,用于动态补偿电极升降。

用于向电极送电7 电炉冷却水系统电炉高温区设备除部分采用耐火绝热材料保护外,均需要通入冷却水,以保其长时间使用。

电炉冷却水系统由三台水冷分配器组成,1#水分配器用来冷却烟道,液压站及炉前挡屏等;2#水分配器用来冷却炉盖及炉体等;3#水分配器用来冷却电极柱。

在每台水分配器的回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和温度计,低于设定值报警。

保护设备长期在高温下工作。

8 荒炉气烟道荒炉气烟道由水冷烟道、水冷气动调节蝶阀及非水冷烟囱组成,电石炉正常工作时,荒炉气烟道处于关闭状态,当炉况出现异常,1、炉压持续升高;2、炉气余热利用系统出现故障;3、炉气抽出烟道出现故障。

该烟道上的水冷气动调节蝶阀打开,荒炉气烟道开始工作,将炉子反应高温气体排空。

由于炉子反应气体主要成分为高温煤气,故排空时要点燃或自燃。

烟道设置的气动调节阀同时用来调整炉压。

荒炉气烟道为事故烟道,当出现事故时自动开启。

9 炉气抽出烟道炉气抽出烟道由水冷烟道、两台水冷手动蝶阀组成,水冷烟道出口与炉气净化系统联通。

电炉炉况正常时,该烟道上的水冷气动调节蝶阀打开,将高温炉气送往炉气净化系统,除尘处理后可送出作为燃料。

将炉气送至炉气净化系统的管道。

10 烧穿利用任意炉变任意端子与出炉口间的电势差勾通回路;或利用烧穿变压器在出炉口及炉底炭砖间产生电势差打火。

用于打开炉口,排出电石。

1.4.1.2密闭电石炉结构特点密闭电石炉炉盖为全密闭形式,炉瓣间采用绝缘处理以防形成涡流。

电极采用组合式把持器式结构,电极的焙烧及压放可靠,连续。

加料机刮板驱动气缸外罩,有效防止灰尘对气缸的影响,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1.4.1.3各动作机构驱动方式驱动方式部位电极驱动环形加料机转动液压传动电极升降,电极壳压放气压传动加料机刮板伸出,缩回。

1.4.2主要部件或功能单元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1.4.2.1环形加料机功能介绍:炉顶环形加料机用于将原料加入每一个炉顶料仓,送料信号由料仓上的料位仪给出。

每个料仓上部设有一套刮料装置。

该刮料装置由气缸推动、可将原料送入料仓内。

结构布置及组成:炉顶环形加料装置由传动装置、气动装置、机架及导料管等组成。

由于炉顶环形加料机处于电极顶部围合的三角区域,存在煤气积聚的危险,为增加设备的安全性,传动装置电机采用防爆电机。

1.4.3组合式电极柱功能介绍:送电并调整冶炼电弧长度,匹配电流及电压以达到最佳冶炼效率。

结构布置及组成:组合式电极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电极柱上部主要包括:电极升降装置、电极压放装置、上部把持筒、压放平台及液压管路等。

电机柱下部主要包括:下部把持筒、水冷保护套、导电铜管、底环、接触元件、水冷管路等部件。

电极升降速度:0.5 m/min。

序号名称备注1 电极升降装置液压式驱动,用于冶炼操作。

2 电机压放装置当电极消耗时压放电极3 压放平台连接升降液压钢、辅助夹持器、安防电极压放单元、加热元件等完成电极升降、压放动作。

4 吊挂套筒吊挂电极下部各部件5 水冷保护套防护电极对外热辐射,保护导电元件。

6 铜母线装置连接二次母线及接触元件7 底环保护导电元件,密封电极壳及电极柱间间隙。

8 接触元件与电极壳紧密接触,将电能送入电极壳上。

9 冷却水供应装置用于向底环、水冷保护套,接触元件提供冷却水10 绝缘系统整个绝缘件分布底环与保护套之间、底环与接触元件之间、接触元件与保护套之间、保护套与保护套之间、接触元件与吊挂套筒之间、吊挂套筒与压放平台、底环与吊挂套筒之间、压放单元与压放平台之间、电极升降与厂房之间。

1.4.4 炉盖功能介绍:对冶炼起密封作用,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炉压波动,稳定冶炼过程。

结构布置及组成:炉盖采用分体式水冷结构,共有六组边缘水冷段及一组中心水冷段,各连接处用螺栓把接。

炉盖下沿与炉体之间采用砂子密封。

炉盖上沿电极入口处装有水冷密封套,该水冷密封套对电极起密封及导向作用。

炉盖中心三角区下部朝炉膛打结有耐火材料。

1.4.5炉体机构布置及组成:炉体主要由炉壳、炉嘴、炉底支撑及炉衬组成,是反应生成电石的场所。

炉壳由钢板焊接而成,炉体上设有很多热电偶。

炉底设有风道,用来对炉底进行冷却。

冷却风机安装于厂房侧壁,与大气连通。

1.4.6 二次母线系统功能介绍:起导线作用,一端与变压器二次出线端子连接,另一端与电极铜母线连接,采用无氧紫铜水冷管式导电结构,由于电极需要压放和升降,故二次母线每根导电管均配有水冷软电缆。

1.4.7电极壳功能介绍:用于自焙电极时为电极糊塑型及送电。

结构布置及组成:由冷轧钢板焊接成的圆形钢壳,在钢壳上焊有16组筋翅,压放装置上的压力夹和接触元件就是夹在该筋翅上的。

安装、调试1、设备基础、安装条件及安装的技术要求在19.75m平台上用特制的三角形铁作标记,标出炉心位置及电极中心位置。

电炉极心圆中心与电炉中心同心,其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mm。

以此为中心安装炉壳、炉盖及电极柱等。

极间距3529mm,允许偏差不得超过±4 mm;三相电极孔心距相等,其允许偏差不超过±4 mm。

炉壳基础纵横向中心线与建筑线距离极限偏差±10mm。

电石炉基础平面埋件最高点和最低点偏差不应大于15mm。

在对炉体基础进行复验后进行炉底排架梁安装,安装须依照炉底排架梁安装施工图及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安装施工。

安装前工字梁应放在钢平台上进行平直度与弯曲度的检查与矫正。

工字梁在安装前务必矫直,其凹凸不平度及绕度,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2mm,在其全长内绕度f值应≤2/1000×(长度)。

工字梁歪扭不得大于1—1.5mm 。

炉底排架所有工字梁的上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允许偏差3 mm。

为调平炉底工字钢排架顶平标高与水平度,可在梁底部用垫铁找平,找平后须将梁底面与基础全部垫实,垫铁与梁底部、垫铁与基础预埋板、垫铁间须按相关要求施焊。

注:安装前一定要对土建基础进行复验。

2.1安装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2.1.1环形加料机的安装A、安装传动装置,由于整个传动装置是在厂内调试和安装的,并整体发往现场,因此:核对土建预埋螺栓位置和型号是否正确。

将传动装置整体安放于土建上,并通过斜铁找平。

最终保证三个托辊表面位于一个水平面上。

B、其次安装机架托盘,将其放置在传动装置托辊上,调整好托盘平面度。

C、然后安装刮板。

D、最后安装导管。

E、轨道及其支架安装尺寸与形状偏差的保证:轨道与机架安装把合后环形加料机轨道中心园直径为Φ6800±5 mm,轨道直线度为1.5mm/1000mm,且轨道平面与耐磨板上表面平行度在Φ9200mm范围内为5mm;定位传动装置,使其中心轴与料仓分布中心轴同轴度为5mm;安装完成后进行手动盘车检查,运行平稳,无卡阻,各挡料板起落平稳,检查廻转中的接料底板运转平稳,整机回转一周刮板与耐磨板间隙为7±3mm;现场安装过程对运输或倒运吊装的变形可采用火焰校正手段进行修复处理。

2.1.2电极的安装电极柱的安装应自上而下进行。

A、先将两个升降缸放到最低位置,压放平台放于两油缸之间,将辅助吊挂装置连接到压放平台上。

注意压放平台上的风机接口应位于炉心外侧。

然后按铅垂线调整好压放平台的中心,使之对准电极中心,并将压放平台上的油缸支座调到水平。

达到以上要求后,将压放平台与两油缸把接。

B、安装下部把持筒此筒上部与压放平台下部法兰把接,下部装有二次母线吊挂架及水冷吊挂架。

接触元件、水冷保护套、底环等都装下部把持筒上。

C、测量铅垂线是否在下部把持筒中心,安装八组压放装置及八组辅助夹持器,应使得八组夹头外侧距电极中心距离应保证为R829.5±2mm .D、吊装底环,将八块底环和其吊挂装置组装起来,以铅垂线为基准,找好底环中心,测量压放装置电极夹子和底环R20半圆的对中情况,依次测量,应严格保证对中,以上连接步骤完成之后将各部分连接螺栓把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