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负利率

日本负利率

日本在过去的20多年里,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扩大公共投资,比如修建高速公路等,这些政策都没有能够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相反,由于政府是通过发放国债来集资的,结果日本政府的负债率达到GDP的两倍多。

3年前,安倍首相第二次当选,提出所谓的安倍经济政策,重新提振经济增长。

到目前为止,安倍经济政策唯一奏效的就是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其导致了日元大幅度贬值,这直接利好日本的出口企业,日本出口企业的股价接连攀高,带来正的收入效应,同时出口企业也重新启动了设备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好景不长。

首先,虽然日元对美元大幅度贬值,但由于日本出口厂商早已将工厂搬迁到中国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所以日元贬值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大规模的贸易出超(黑字)。

第二,日本没有能真正摆脱通货紧缩。

安倍内阁和日本银行一直将物价增长2%作为央行的政策目标。

第三,日本面对的一个难题是今天全球经济都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态,像日本这样一个出口大国要实现物价正增长不容易。

安倍内阁在金融政策不奏效的情况下,又发布了一系列“经济增长战略”,比如,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振兴地方经济;到2020年将GDP规模从今天的500万亿日元扩大到600万亿日元。

但这些所谓的经济增长战略实际表述的是战略目标或目的,没有明确具体的手段,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所以说安倍内阁在经济政策方面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1月29日,日本银行突然宣布实行负利率,这一唐突的举措大大震撼了金融市场。

日本银行实施负利率,其目的一目了然就是要进一步促进日元贬值,提高股价,进一步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负利率。

长期以来日本实施的是零利率,个人储户到银行存款利息几乎为零。

比如存100万日元(约6万人民币),一年后的利息吃不到一碗面条。

如果个人买房到银行按揭贷款,利率不到1%。

但通常说的零利率指的是日本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往来时的利率。

所谓负利率指的是商业银行在日本银行开设的用来划帐的专用帐户里存款实施负利率。

通常商业银行会在央行的划帐专用帐户里存放超额数量的现金,负利率的目的在于挤出这部分闲置的存款扩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日本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实施负利率可以影响个人储户在商业银行存贷款的行为。

但日本银行始料不及的是实施负利率以后,日本的物价非但没有上涨,而是进一步跌入负值,日元也在进一步升值,股价因此而受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