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黄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小黄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
20:17:03
蛴螬
防治方法:
蛴螬和其他地下 害虫,只要每亩用3% 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 掺土12-15千克, 在整地时撒匀翻入土 内即可。
20:17:03
20:17:03
20:17:03
20:17:03
一、精选姜种
品种 精选姜种
外地购买
种姜
自留姜种
20:17:02
20:17:02
目前我国小黄姜主要种植的省份:
云南、贵州和四川。姜种选择,选择根茎节多 而密,姜块数多,双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 水城小黄姜,此外,还有云南玉溪、曲靖、文山 黄姜等。
20:17:02
20:17:02
外地购买姜种 要进行严格的 检疫 自留姜种
20:17:03
20:17:03
20:17:03
20:17:03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防治: 一是轮作换茬,一般每3--4年轮作一次,尤其 是发病的地块,要间隔4年以上才可种姜; 二是严格选用无病姜种; 三是防止雨季田间积水; 四是施净肥、浇净水,姜田要使用腐熟后的农 家肥,最好用井水灌溉,严禁将病株丢入水 渠和井中; 五是及时铲除病株,消毒土壤。
1.先用生石灰、硫酸铜、水按1:1:100配成的波 尔多液浸种20分钟。 2.将大块姜种掰开,以每块种姜50克左右为宜, 一般只保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 况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 3.掰姜时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 褐变,应予严格剔除。 4.掰姜后将掰口蘸新鲜、清洁的草木灰封伤口。
20:17:03
20:17:03
2.培土 生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 黑暗和湿润的条件,为防止根茎膨大时 露出地面,因而需要进行培土。一般在 立秋前后追肥的同时进行第一次培土, 以后结合除草进行第二次培土,逐渐把 垄面加宽、加厚至17-20厘米左右。培 土工作结合中耕除草和追肥进行。
20:17:03
20:17:03
20:17:03
(2)药剂防治: 一是播种前浸种,掰姜后用草木灰处理伤口; 二是在病株周围1米范围内,用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或用新植霉素每袋15 克兑水5千克灌根,一个星期灌1次,连续灌 2—3次;也可每亩用姜瘟清500—600倍液,每 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5—7次。
挑选肥大、整 齐、健壮、病 虫害较轻的姜 块做姜种,单 独贮藏。
20:17:02
20:17:02
二、培育壮芽(获得丰产的首要环节)
晒姜困姜
培育壮芽三个步骤
选种
催芽
20:17:02
20:17:02
三、选地与施基肥
选地 选择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
方便的壤土为好,喜微酸性的土壤。对水分 要求严格,既不耐早也不耐窃,受早则茎叶 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 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 磷最少。姜田不要重茬连作,有条件的地方, 最好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
20:17:03
20:17:03
(四)播种量
小黄姜林下套每亩播种400斤约50006000株;净作每亩播种500-600斤约70008000株。
20:17:03
20:17:03
确定种植密度原则
在土质肥沃、肥水充足、种姜块较大、生长 期长和管理精细的条件下,往往茎叶繁茂、植株 高大,因而所采用的行、株距应适当加大,防止 姜田郁闭而通风透光不良,使其有足够的营养面 积,从而让个体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充分发挥个 体产量的优势。 在山岭薄地及肥水不足、种块较小或生长期 短的条件下,往往植株个体较小,因而所采用的 营养面积也应适当缩小,充分利用田间光能和地 力,以增加密度,争取较高的产量。
拉索和杜尔在姜田使用的适宜剂量为 每亩150-200毫升;胺草磷和地乐胺的适宜 剂量为每亩200-250毫升。此外,消除姜田 杂草还可用33%除草通每亩150毫升,10%禾 草克每亩50-100毫升(在茎叶生长期), 只要按照施药技术要求规范操作,防效一般 均可达90%以上。使用氟乐灵时,应严格掌 握药剂浓度,一般以每亩用100毫升,则姜 苗有轻微药害。
20:17:03
20:17:03
(2)药剂防治: 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加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或用50%使百功 1000倍液,于发病初进行叶面喷施,7-10天 1次,连续2-3次。
20:17:03
20:17:03
(二)虫害
破坏症状
姜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钻心虫)
生姜主要虫害
蛴螬 (白地蚕)
20:17:03
20:17:03
五、田间管理(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遮阳
灌溉与排水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追肥与培土
20:17:03
20:17:03
(一)遮阳
生姜为耐阴植物,不耐高温,不耐 强光,因此无论南方或北方均进行遮荫 栽培。南方多搭棚遮荫,称“搭姜棚”。 以姜棚下保持三分阳七分阴的花荫状态 为好。或采用姜菜、姜麦间作方式为姜 遮荫。遮阳程度以遮光60%效果最好。
20:17:03
四、播种
适期播种(获得高产的前提) 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 平播法
播种方法
竖播法 播种量
(合理密植是获得丰产的中心环节)
20:17:03
20:17:03
(一)适期播种
由于生姜的生长特性是喜温暖、 不耐寒、不耐霜,播种适期以3月上、 中旬为宜,要高产种植时间不能迟于 谷雨节(4月20日)。需在终霜后地 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从出苗 至初霜适于生姜生长的天数应在135 天以上,生长期间15ºC以上有效积 温达1200℃-1300℃以上。
20:17:03
20:17:03
(三)播种方法
1.打沟条播
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 深10—12厘米。姜芽方向要保持一致,东西 向沟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沟姜芽一律向 西。用手轻轻把姜块按入泥中,使姜芽与 土面持平。
20:17:03
20:17:03
2.打塘播
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厘米,塘深7—8厘 米。沟、塘打好后,将姜种斜放,芽朝一 个方向排列一律向上,排好后用充分腐熟 的农家肥或土杂肥覆盖,厚度6—8厘米, 肥上再盖少量土壤(将姜种全部盖完)即 可。这种播种方法,种姜和新株上的姜母 上下相连,扒老姜时易伤根,操作不方便。
20:17:03
20:17:03
(二)灌溉与排水
生姜喜湿润,忌积水,怕干旱,生 长期间必须根据土质、土壤水份和天气 情况及时排灌。姜排好后如土壤湿润不 需浇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干燥应浇一 次水,但不宜过多,出苗后视土壤墒情 及植株长相适时浇灌,高温期应提倡早 浇,晚浇。雨季要注意排涝,保证姜沟 无积水。
20:17:03
20:17:03
追肥次数 作用
施肥方法
壮姜 7月下旬和8月下旬,生姜对肥 (促进 水需求量明显增大,须施“转 第四次追肥 根茎迅 折肥”,每亩施NPK复合肥30千 速膨大) 克,硫酸锌0.5千克,硼砂0.25 千克。
壮姜 9月中旬,为保证生姜根茎膨大 (促进 的养分需要,须施“补充肥”。 第五次追肥 根茎迅 每亩施尿素5-7.5千克。追肥时, 速膨大) 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也可将 肥料溶解在水中,顺水冲施。
20:17:03
20:17:03
(三)中耕除草
1.中耕 生姜为浅根性作物,不宜深耕,一般 以1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并应注意防止 伤根伤苗。露地栽培的生姜一般在出苗 后,结合浇水浅中耕2-4次,起松土保 墒、提高地温和清除杂草的作用。
20:17:03
20:17:03
2.除草 (1)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拉索(甲草胺)、氟乐灵和胺草磷等除 草剂适用于姜田除草。其中,以拉索杀草效 果最好,药效也比较持久,对姜苗安全无害, 施药后35天进行调查,防效仍达95%以上。胺 草磷及氟乐灵杀草效果比拉索稍差,但防效 也在80%以上,于播后苗前施用,对姜苗比较 安全。
20:17:03
20:17:03
(2)掌握使用除草剂的适宜剂量。
防治方法
20:17:03
20:17:03
姜螟
破坏症状:
被害叶片成薄膜
状,茎、叶鞘常被
咬成环痕。被害姜
苗上部枯黄凋萎或 造成茎秆折断。地 膜栽植生姜因出苗 早,田间绿色植物
少,更易发生姜螟
虫。
20:17:03
20:17:03
防治方法: 一是清理田园:生姜收获后,将生姜的断 株、枯叶、杂草清除干净,集中烧毁; 二是人工捕捉:发现姜叶卷缩萎垂,茎上 有虫孔和排泄物,用小刀剖开姜株的受害茎部 捕捉; 三是药剂防治:从6月上旬开始,每亩用 生物农药Bt800—1000倍液喷施;或用 20%营利1000倍液喷施,7-10天1 次,连续3-5次。
20:17:02
20:17:02
施基肥 姜生长期长,产量高, 需肥量大,每亩农家肥不少于 3000千克,并施入硫酸钾20千克 或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 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硼砂0.5千 克;为防止地下害虫,每亩用3% 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掺土12-15千 克撒匀,然后将地整平耙细。
20:17:03
20:17:03
六、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症状 腐烂病 农业措施防治
防治方法
生姜主要病害 症状 炭疽病 防治方法
20:17:03
药剂防治
农业措施防治 药剂防治
20:17:03
1.生姜腐烂病(姜瘟病)
症状:
生姜腐烂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8℃左右, 一般在6—7月开始发生,8月发病严重。发生腐 烂病的姜株,叶片最初表现为下垂无光泽,而 后自下而上变成枯黄色,边缘卷曲,最终全株 下垂枯死。根茎发病初期基部呈水浸状,黄褐 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 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 散发臭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