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的清洁与保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 白 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 镜、纤维支气管镜)用于 呼吸介入诊疗已有100多 年历史,从最早异物摘 除 , 发 展 到 当 前的 多 种 检 查 和 治 疗 方 法, 成 为 呼 吸 疾 病 病 因 诊断 和 局 部 治 疗 不 可 缺 少的 有 效 手段。
a纤支镜是呼吸病诊治可弯曲支气管镜 在呼吸疾病诊治中应用指南一、纤支镜检查室 二、纤支镜及附件 三、操作规范 四、纤支镜检查术并发症和处理 五、检查报告 六、医务人员的防护的 重 要 技 术 手 段, 是 三 级 、 二 级 医 院 的必 备 检 查项目 a a 纤支镜操作过程中存 制定纤支镜检查的质 在一定的风险 控 要 求 和 操 作 规范 极 为 重要。
可弯曲支气管镜 在呼吸疾病诊治中应用指南一、纤支镜检查室 二、纤支镜及附件 三、操作规范 四、纤支镜检查术并发症和处理 五、检查报告 六、医务人员的防护(一)纤支镜检查室的设置专用支气管镜室1(一)纤支镜检查室的设置(一)纤支镜检查室的设置登记室 操作检查室(一)纤支镜检查室的设置(二)消毒制度a a a纤支镜室要保持安静、清洁 进入室内要换专用拖鞋或穿 专用鞋套 定期进行空气、地面、台面 及检查床的清洁和消毒,并 进行病原学监测清洗消毒室(三)人员配置----医生a 纤支镜室主治(或以上)医师应准确把 握纤支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 症的处理,熟练掌握纤支镜操作技术。
能够指导下一级医师进行正规的纤支镜 操作及检查报告单。
a 纤支镜室住院医师能在主治医师指导下 进行纤支镜操作并正确书写检查报告。
能完成纤支镜室安排的日常具体工作。
(三)人员配置----护士a 协助医生做好纤支镜的清洗、消毒以及 检查、治疗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在检 查中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及时处理。
a 合理安排检查,对重病病员优先照顾或 提前检查。
急诊病员及时检查。
a 检查前应对受检查病员耐心解释消除顾 虑,取得病员合作。
2(三)人员配置----护士a 做好纤支镜的清洁消毒及治疗器械保养工作。
a 与病理科保持联系,若病理诊断与纤支镜检查不符合,应及 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a 做好登记,术后发现有肿瘤或结核等病变,及时与病人或家 属联系,并做好肿瘤和传染病的传报。
a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并做好每月的工作报表、各项工作纪录 和资料保管工作。
可弯曲支气管镜 在呼吸疾病诊治中应用指南一、纤支镜检查室 二、纤支镜及附件 三、操作规范 四、纤支镜检查术并发症和处理 五、检查报告 六、医务人员的防护(一)器械各种型号的纤支镜 活检钳 监护设备 编辑报告电脑系统 负压吸引器 支气管毛刷 监视器(二)清洁与消毒a 支气管镜设计复杂,用材讲究, 因此特别难消毒,而且容易损 坏,但是清洗不充分,选用消毒 剂不当,消毒时间不够或消毒剂 接触部位不对,都会引起多种微 生物感染,因此,支气管镜的清 洁与保养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课 题。
支气管镜传播感染(或污染)危险性的决定 因素:a 2例患者在行FB后死于黏质沙雷菌感染,而他们使 用的支气管镜曾检查过另一例黏质沙雷菌肺炎患 者,后来证实支气管镜的活检孔道被此菌污染----Webb SF, Vall—Spinosa A. Chest.1975,68:703-7O8.a 清洁过程是否有效 a 支气管镜设计是否合理 a 支气管镜与口腔或肺部的微生物接触的方 式和时间 a 微生物的传染性 a 接受支气管镜诊治患者的免疫状态a 100例患者在接受Olympus支气管镜治疗后BALF中 培养出铜绿假单孢菌,其中2例死亡,问题:支气管 镜的活检孔道存在设计缺陷,被铜绿假单孢菌污 染,且操作者没有严格按规定使用自动内镜清洗机----Kem M.Infection Control Today.2002.53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1、革兰氏阴性杆菌 a 最常见的外源性致感染菌 a 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杆菌 粘质沙雷氏杆菌 克雷白氏杆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2、分支杆菌a 支气管冲洗液中分离出结核分支杆菌 a 用聚烯吡酮-碘消毒溶液处理30min后的支气管镜仍有结核分支杆 菌污染 a Wheela等证实了因支气管镜吸引阀受污染而引起的分支杆菌交叉 感染 a Ramsey等报道10例患者行FB后BALF培养出结核杆菌,其中2例 在检查前即有活动性结核的症状,2例在检查后出现结核感染症 状,另外6例未出现临床症状。
这10例患者体内的结核杆菌经限制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证明均为同一株。
问题:其中1台支气管 镜的外壳破损,而这家医院并不常规进行测漏试验Ramsey AH, Oemig TV, Davis JP, et a1.Chest,2002,121:976-981.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3、真菌a 白色毛孢子菌交叉移生 a 红酵母菌假流行 a 皮毛孢子菌、青霉菌残存污染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4、病毒a 确能证明支气管镜传播HBV的尚未见报导 a 在给HBV阳性患者检查后的支气管镜上检测到HBV a 用一般的化学杀菌剂不能灭活这些病毒 a 必须使用环氧乙烷作灭菌处理,或完全浸泡在2% 碱性戊二醛中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4、病毒a Bound等发现无生命物体上干燥的人体血浆的HBV 在接触2%戊二醛10min后,对黑猩猩无感染力。
a Kobayashi等用1%戊二醛水溶解对HBV进行灭活试 验,发现在24℃接触5min后HBV便失去传染力。
支气管镜的感染并发症5、梭状芽胞杆菌a 理论上内窥镜可以传播梭状芽胞杆菌,但尚无这种 传染病例报导。
4支气管镜引起相关感染的途径a 污染的器械感染(或污染)受检者 a 经飞沫传播感染(或污染) a 微生物在同一患者体内播散注意事项1.防止污染的器械感染(或污染)受检者 a 详细记录每一例患者使用过的支气管镜及其他重复 使用器械的编号,以及这些器械的清洁步骤 a 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专用房间内清洗和消毒支 气管镜 a 可疑结核病患者一般应安排在最后进行支气管镜检 查聂小蒙,李强.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引起的相关感染及其控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239聂小蒙,李强.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引起的相关感染及其控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239注意事项2.防止经飞沫传播感染(或污染) a 操作前检查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如手套、口罩、 隔离衣等)是否齐全 a 为减少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咳嗽,必要时可加用镇静 剂和静脉麻醉药 a 在检查室安装空气过滤器注意事项3.防止微生物在同一患者体内播散 a 当患者有鼻窦炎时避免经鼻入路 a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尽可能采用保护性支气管 肺泡灌洗技术 a 免疫抑制患者伴有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尽量少进 行穿刺等有创操作 a 阻塞性肺炎或肺脓肿患者检查时应采取患侧卧 位,防止脓液流向健侧肺聂小蒙,李强.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引起的相关感染及其控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239聂小蒙,李强.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引起的相关感染及其控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239支气管镜的清洁与消毒a 消毒(Disinfection)指将无生命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许多或全部致病微 生物消灭的过程。
支气管镜的清洁与消毒a Spaulding将器械分为: 极重要器械(critical) 重要器械(semicritical) 次重要器械(noncritical) a 重要器械是指与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的物件,这 些器械必须不带除数量众多的细菌芽孢以外的任 何微生物。
a 灭菌(Sterilization)指将所有的微生物生命形式加以彻底消灭或破坏。
a 清洗(Cleaning)指将物体上所有异物(如土、有机物等)清除的过 程,一般用水、机械作用和清洁剂进行。
5支气管镜的清洁与消毒a 完整无损的黏膜一般对常见的细菌芽孢具有抗感染能 力,但很容易受其他生物如结核杆菌和各种病毒的侵 害 a 支气管镜为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窥 镜,属于重要器械,需要达到消毒目的 a 穿透黏膜的附件(如活检钳及其他切割器械)属于绝对 无菌器械,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或丢弃。
其 中活检钳是热稳定器械.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支气管镜的消毒与灭菌1.压力蒸汽灭菌 2.环氧乙烷灭菌 3.戊二醛浸泡消毒或灭菌 4.其他消毒方法戊二醛a 水溶液pH值7.5-8.5时 2min--杀死植物性细菌 10min--杀死结核菌、 真菌和病毒 3h--杀死杆菌芽胞和 梭状芽胞杆菌戊二醛a 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真菌和病 毒均有杀灭作用 a 水溶液pH值7.5-8.5时才有杀灭孢子作用 a 杀生物作用是因其对微生物氢硫基,羧基和氨基 烷化的结果,改变了RNA、DNA和蛋白合成 a 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不会损伤内窥镜支气管镜消毒原则a 冲洗a 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纤支镜放人容 器内浸泡20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 a 凡开放性结核、肝炎、艾滋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使用专用支 气管镜及活检钳等附件,并单独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应将浸泡 时间延长至60 min a 无条件使用专用支气管镜,可安排专用时间段进行(如其他病 人检查完后或每周的某一工作日), 检查结束后须对支气管镜及其附 件进行彻底消毒 为去除消毒后残留于支气管镜及其附件上的有毒化学物质,必须用 无菌水、70%乙醇或异丙醇进行充分冲洗。
也可以使用过滤水(使用 0.2 μm过滤器)冲洗。
禁止使用自来水冲洗a 干燥为防止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滋生,插入管和各孔道必须彻底干燥。
用70%酒精或异丙醇冲洗管道,或向管腔中注入压缩空气都有利于 干燥。
最后应将所有器械悬挂于无菌区彻底晾干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套支气管镜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346支气管镜室消毒处理支气管镜消毒专用槽a 清洗槽: 每天工作结束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 毒60min;HbsAg (+) 病人检查 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消毒60min;刷洗干净备用。
a 消毒槽: 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按清洗槽消毒法消毒,更 换新配制的消毒液。
a 检查区内配置支气管镜消毒专用槽 a 流水洗涤是支气管镜消毒的基本措施,因而水流量应达到24L/min以上a 酶化洁液槽: 洗刷程序同清洗槽,每天更换酶化洁液。
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消毒a 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窥镜时应穿工 作衣,戴手套(手套应一人一用一 换),每次检查前后都要彻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