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福州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二生物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2.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3.羽毛球双打比赛时,运动员奔跑、扣杀,要密切配合,下列对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奔跑时,四肢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大量水解并补充血糖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4.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导致顶端优势现象的出现B.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中乙烯的合成C.光照等因素能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D.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从种群和群落水平角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凤凰池近岸区和池心区不完全相同的植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废弃的农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6.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我国湿地面积不断下降,已引起环保专家的关注。

下列与湿地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C.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下降7.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B.草食动物的同化量包含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D.退耕还林,可以增加物种丰富度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甲→乙→丙"中乙的数量不一定比甲少B.“桑基鱼塘”中的桑树能够直接利用鱼粪中的有机物和能量C.可以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鳅粪肥田"体现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多级利用9.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10.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B.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C.种群数量达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左右捕捞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1.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1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B.群落只有遭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之后,才会出现演替现象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植物不一定都是生产者,但动物一定都是消费者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强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1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1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将对a分泌d,b分泌e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则d过程可发生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表示抗体16.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佑。

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临床上通过增强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17.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

其发病机理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使其分泌抗体B.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该病发病时,乙酰胆碱可持续性的与AChR结合而不被降解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8.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①水盐调节紊乱②体温调节紊乱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④生长发育停止⑤性腺发育停滞⑥体液免疫能力下降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19.媒体报告一大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D.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20.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B.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21.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B.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C.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D.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22.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若电机以10转/min的速度匀速旋转,把A、B、C、D分别单独放在平台正中央,一星期后胚芽鞘能够发生弯曲的是()A.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胚芽鞘下部用锡箔纸遮住C.在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不透水)D.胚芽鞘放在一侧开有一小窗的暗箱内23.某实验小组选取若干长度为2cm的胚芽鞘,用碳素笔从胚芽鞘的尖端画一条直线到最下端,如图所示,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处培养2-3天后观察a和b段颜色的深浅,下列有关该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作用的部位B.一段时间后a段的颜色较深,b段颜色较浅C.设置多组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误差D.该实验应设置没有画线的胚芽鞘作为对照组24.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25.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26.如图示,如果根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BC段,生长素开始抑制细胞伸长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27.下图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28.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