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护理PPT课件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护理PPT课件


食物等
黄疸:是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 流入血所致。
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 程度及是否继发感染有关。
寒颤高热: 是胆管梗阻并继发感染后
引起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多发 生于剧烈腹痛后,体温可高达 39—40摄氏度,呈弛张热热型。
编辑版ppt
6
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
➢ 术前应明确结石分布情况,胆管系统病变,肝实质的病变
编辑版ppt
7
➢ 胆道直接显像(ERCP、PTC及胆道引流管造影) ,为有创检查,可 清晰显示 “胆管树”影像,有诱发急性胆管炎的危险
➢ 当前,肝胆管结石的术前诊断应以B超、CT和/或MRCP为主,ERCP和 /或PTC等侵入性直接胆道影像检查已非必须
←ERCP
PTC→
编辑版ppt
8
肝胆管结石病的分型
编辑版ppt
13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
1.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2.肝部分切除术 3.肝门部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 4.原位肝脏移植术 常需多术式联用
编辑版ppt
14
肝外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
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 2.胆肠吻合术
3.Oddi括约肌成形术:
4.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编辑版ppt16Fra bibliotek护理诊断
1、疼痛 与结嵌顿至胆道梗阻、感染及Oddi括约肌痉 挛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胆道梗阻至急性胆管炎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时间发热及摄入 不足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瘙 痒及术后胆汁渗漏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胆漏及感染等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5
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术
适应症 单纯胆总管结石 上下端均通畅,无狭窄或其他病变者
T管引流量、放置时间 术后24H内300~500ml,恢复进食后,可有600~700ml,以后渐少至
200ml左右,太多或太少须注意 放置2周或更长
注意事项 拔除T管前,常规T管造影 造影后开放T管引流24小时以上 宜用胶质T管 对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应推迟拔管时间 如结石残留,6周以上经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表现
➢ 静止型:病人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仅有上腹 隐痛不适,常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 梗阻型:表现为间歇性黄疸、肝区和胸腹部持续 性疼痛不适、消化功能减退等胆道梗阻的症状,双 侧肝胆管结石伴有肝胆管狭窄时可呈持续性黄疸
➢ 胆管炎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发作时出现阵发性上腹绞痛或持续胀痛、畏寒、 发热、黄疸
编辑版ppt
10
肝胆管结石病的分型
Ⅲ型:即弥漫型,结石遍布双侧肝叶胆管内,根据肝实质 病变情况,又为三个亚型: A型:弥漫型不伴有明显的肝实质纤维化和萎缩
B型:弥漫型伴区域性肝实质纤维化和萎缩,通常合 并萎缩肝脏区段主肝管的狭窄 C型:即弥漫型伴肝实质广泛纤维化而形成继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通常伴有左右肝管或汇合 部以下胆管的严重狭窄
编辑版ppt
5
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典型的夏科氏三联 征—腹痛、黄疸、寒战高热
腹痛:发生 在剑突下或 右上腹,呈 阵发性绞痛,
如果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则除以上 或持续性疼 痛呈阵发性 加剧,疼痛 可向右肩背 部放射。
三联征外,还有休克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 现,即Reynolds五联征
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嗳气。厌食油腻
17
护理措施
1、减轻控制疼痛 1. 卧床休息,2.禁食、胃肠减压指导深呼 吸放松,缓解疼痛,3.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2、降低体温 1.采用物理或化学降温;2.控制感染,遵医嘱 使用有效抗菌药
3、营养支持 1.禁食病人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热量、水、 维生素、氨基酸等;2.未禁食者,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碳 水化合物、低脂饮食
根据结石在肝内的分布、相应肝 管及肝脏的病损程度分为三型:
Ⅰ型:即局限型
结石局限于某一肝段或亚肝段, 受累肝脏及胆管病变轻微. 临床表现多属于静止型
编辑版ppt
9
肝胆管结石病的分型
Ⅱ型:即区域型 结石沿肝内胆管树呈区域性分布,充满一个或几个 肝段,常合并病变区段肝管的狭窄及受累肝段的萎缩。临床表现可为 梗阻型或胆管炎型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定义
胆管结石为发生在肝、内外的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系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结石,可 广泛分布肝内胆管系统,也可分布在某一区域的 肝叶和肝段胆管内,但以左肝外叶和右肝后叶为 多见
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其症状也常 由肝外胆管结石引起。
编辑版ppt
2
肝胆管结石的病因和分类
1、胆管结石据病因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胆色素 结石和混合型结石多件)和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 固醇结石多见)
2、据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肝管分叉不以下结 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胆道慢性炎症 细菌感染 胆道蛔虫 胆汁淤滞 营养不良
胆管内慢性炎症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胆汁淤滞是结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编辑版ppt
11
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
外科治疗原则
去除病灶 取尽结石 矫正狭窄 通畅胆流 防治复发
编辑版ppt
12
处理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为取除结石,解除梗阻或狭窄, 去除感染病灶
胆道术后常放置T管引流。主要目的是:1、引流胆汁 和减压
2、引流残余结石 3、支撑胆道 4、经T管溶石或造影
➢ B超是首选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的线索,但不能作 为外科手术的依据。在决定行外科手术治疗前需要作其他 影像学检查
➢ CT可全面显示结石分布、胆管系统扩张、肝脏实质病变, 与B超联合应用,一般提供可靠的依据
➢ MRI+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全面显示结石的分布、 肝实质的病变、胆管狭窄及扩张,是无创性胆道影像诊断 方法,兼具断层扫描及胆道成像的优点
4、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温水擦洗皮肤;2.瘙痒剧烈 者,遵医嘱用药;3.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及时更换 浸湿敷料,防止胆汁刺激和损伤皮肤。
编辑版ppt
18
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1、出血 1)卧床休息
1)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
3)加强观察 术后早期腹腔引流管引出血性液体是否 增多,患者有无腹胀,腹围增大、伴有脸色苍白,脉 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提示可能有腹腔出血症状,应 及时报告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