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某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黄源大桥是连接万载县双桥镇黄源村与河岭村的枢纽工程,是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重点项目。

本桥位于锦江上游,河面宽约110米,测时水深约1.8米。

黄源渡口南岸为河岭村,渡口北岸为黄源村,为两岸居民来往的主要交通途径,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改善交通,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该项目的建成,将意味着撤销黄源渡口,对于解决两岸村民的生活、生产的极度不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双桥镇黄源村、河岭村与周边乡镇、乡村的联系,城乡结合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必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是双桥镇黄源村的民心工程,是两岸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设计依据和规范
1. 2007年我省公路建设车购税计划(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
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l一2005)
7.黄源大桥工可批复意见
三、采用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面宽度:0.50米安全带+6米行车道+0.50米安全带
3.设计洪水频率:1/50
4.桥下通航等级:无
5.设计速度:20km/h
6.引道工程: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20km/h
路面: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宽度:7m
四、地形、地貌、地质
1、地形、地貌条件
本场地地貌属于冲积阶地,场地较平坦。

场地周围为菜地和农田。

2、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本场地区域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下部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群砂岩。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细砂层、砾砂层、砂岩组成。

现根据其野外特征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
①细砂层(Q4al):ZK4有揭露。

浅黄色,含有少量泥质,饱和,松散状
态。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为70kPa。

揭露厚度0.8m。

②砾砂层(Q4al):各孔均有揭露。

黄色,砾卵含量占40%左右,粒径0.3~5
厘米,最大者在10厘米以上,呈亚圆状态,以石英岩为主,饱和,中密状
态。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为300kPa 。

揭露厚度2.2~4.6m 。

③中风化泥质砂岩(T 3an ):各孔均有揭露。

暗红色,岩芯以长柱状为主,少量短柱状。

岩体完整,锤击声脆,断口面新鲜,岩芯采取率为85%左右,属软岩,无洞穴。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为800kPa ,钻孔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 为3600kPa 。

层面埋深4.3~7.2米,未揭穿,揭露厚度2.9~4.3米。

3、地下水状态
场地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承压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砾砂层及泥质细砂层中。

砾砂的渗透系数约为50-100m/d ,岩溶水赋存于下伏基岩砂岩中,具承压性,水量丰富。

故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据经验,场地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本次勘察期间测定的地表水深一般在0.0~1.9m 间。

五、水文计算
桥梁相关所有高程均为同一高程系统:黄海高程。

黄源大桥桥位水准点位置位于老黄源小学操场,水准点高程为109.5(黄海高程)。

桥梁其余高程均由水准点高程推算得知。

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实地踏勘得知,桥位所处锦江河段最大洪水位在高程102.32米处,本河段无通航要求,故桥面标高Hqm=
D
i p h h h H ∆+∆+∆∑+ ,通过计算,各种水面升高值之和m h 3.0=∆∑,依据规范要求,桥下净空
m
h j 5.0=∆,桥梁上
部结构高度m h D 0.1=∆,故Hqm==102.32+0.3+0.5+1.0=104.12m ,因此,桥面标高为104.12米。

五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频率流量Q=1326m3/s,河槽流量为1256 m3/s 。

河槽宽度为108.38m,河槽最大水深为2.3m ,A 为1.06,桥孔长度为120 m ,桩径1.0米,收
缩系数为0.959,桥墩过水面积折减系数为0.05。

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
3
.205.01959.0120/38.1081256/132606.104.166.090.0⨯-⨯⨯⨯⨯=))】((【)(p H
=2.63m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
55
.015.066.0)46.0/)2.06.0((63.20.144.00.1-⨯⨯⨯⨯=b H =0.47m
h=Hp+Hb=2.63+0.47=3.1m
六、方案比较
根据桥位处河道、水文、地质及结构美观、安全、经济、行车舒适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初步设计时,对黄源大桥的桥型选择了两个方案作了同等深度的比较。

1)推荐方案
本桥推荐方案全桥长128.62米,上部构造采用6x20米预应力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式桥墩、U 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2)比较方案
本桥比较方案全桥长129.38米,上部构造采用6x20米预应力T 梁,桥面连续;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式桥墩、U 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3)引道工程
总长:189.38米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20km/h
路面:6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宽度:0.5米土路肩+6米行车道+0.5米土路肩
七、建筑材料
1、砂砾石料
本项目建设区附近石料料场较多,石料的品质良好,储量丰富,以汽车运输为主。

砂料的主要来源为锦江,砂资源丰富,经汽车转运至施工现场,运输条件良好。

2、工程及生活用水、用电
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比较丰富,水质良好,基本无污染;可用作工程及生活用水。

该项目电力供应方便,可与供电部门协商解决。

3、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供应
钢材由南昌市及萍乡市供应。

周边地区水泥供应商多,汽车运输业很方便。

木材、燃油等可由当地解决。

沥青从九江采购,或从省工厂采购。

4、运输条件
该项目区域的公路较发达,运输条件便利,除局部地段外,一般情况良好。

工程所需的砂、石、土料以及其他建材均可利用现有道路及较短的施工便道运至工地,运输方式采用以汽车为主。

八、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施工力量和施工期限的安排,关键工程施工方案的比选论证。

本项目为公路大桥,为确保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大桥,业主单位应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具有三级资质和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及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承建。

根据工程特点,本桥设一个标段,由施工单位组建项目经理部,具体组织施工。

同时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桥梁施工监理工作,按监理规范要求配足现场监理人员。

业主单位组建项目管理部,负责全桥工程管理工作。

根据拟订的初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本项目拟从2009年11月中旬开工建设,到2010年11月建成通车,施工工期十二个月。

2、主要材料供应、机具、设备的配备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①工程所需要石料有沿线石料开采加工或购进,中粗砂和砂砾主要从沿线
料场购进。

②水泥可以从就近的宜春、分宜等地购进。

③钢材主要从南昌和新余购进。

④木材由当地供应。

九、设计概算
概算编制具体说明详见《概算编制说明》。

本初步设计概算:
推荐方案:312.83万元,平均每延米:2.4321万元。

比选方案:327.47万元,平均每延米:2.5311万元。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