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熟练掌握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实验室制法、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多价态元素的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掌握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品质。

2、发展性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喷泉形成的原理,并会判断其它的物质与相应的溶液能否形成喷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考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氨与铵态氮肥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氨及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喷泉实验、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意识。

三、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部分高一新生来说,学法陈旧,实验能力差。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化学史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训练和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1、重点:氨与铵盐的化学性质2、难点: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及喷泉实验原理。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NH3的性质探究活动【引入】同学们,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说到肥料,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是德国化学家哈伯,诺贝尔奖获得者。

【投影】哈伯照片【讲述】1909年哈伯成功合成氨,结束人类依靠天然氮肥的历史,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天使;然而,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化学兵工厂的厂长,投身于毒气和炸药的研制,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

历史,我们不能够忘记,但要客观评价。

本节课我们重点是学习氨与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有针对性预习。

【投影】学习目标【板书】氨与铵态氮肥【过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工厂氨气泄露【提问】同学们,观看这段视频,你有哪些收获。

NH3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气味倾听观看认知记忆预习观看通过图片讲解,让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探究的内容并作出准备。

以活生生的例子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培养学生观NH3 的物理性质喷泉实验(演示)(2)密度(3)水溶性【过渡】同学们,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节课我们通过两个实验一起来探究氨的相关性质。

【实验准备、提出要求】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烧瓶内出现那些现象?【投影】现象:1、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

2、烧瓶内液体呈红色【提问】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吗?【投影】(1)氨极易溶解于水,当烧瓶内挤入少量的水时就溶解了大量的氨气,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大气压将酚酞溶液压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2)溶于水的部分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又部分电离出NH4+和OH-,所以氨水呈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 + H2O NH3·H2ONH3·H2O NH4+ + OH-【投影】化学性质:(1) NH3与水反应思考回答记录观察记录思考回答回答倾听领悟记忆察能力、分析能力。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喷泉实验成功的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认知氨的水溶性及氨与水的反应,并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分组实验)氨的还原性探究【指导学生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提问】(1)实验的现象有哪些?(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3)如果用浓硫酸代替浓硝酸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吗?【投影】化学性质(2) NH3与酸反应【练习】写出NH3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思考:NH3中的N的化合价是多少?推测NH3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投影】(3)NH3具有还原性催化剂4NH3 + 5O2 = 4NO + 6H2O高温【设问】同学们,你了解的氮肥有哪些?【讲述】氨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

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NH4+)、硝分组实验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练习交流答案思考联想回答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通过问题引出氨的还原性——与氧气的反应,使学生更深刻记忆。

让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兴趣,理解化学氮肥。

转承衔接氯化铵分解实验探究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组实验)态氮肥(主要成分为NO3-)和有机态氮肥——尿素[CO(NH2)2]。

铵态氮肥的主要成分---铵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投影】走近科学---化肥消失之谜【演示实验】取少量氯化铵固体,置于试管底部,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投影】现象:试管底部白色固体逐渐消失,试管内出现白烟,试管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投影】化学性质(1) 铵盐受热易分解【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张三的化肥哪去了吗?【分组实验】取少量氯化铵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发生的变化。

指导学生实验【投影】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投影】化学性质(2) 铵盐与碱反应领悟记忆观看学生演示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交流作答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总结归纳身边小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

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而得出铵盐易分解的结论。

通过积极的思考、充分的讨论、严谨的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氨的实验室制法小结【过渡】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氨与铵盐的性质,设计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案,可以小组交流。

【投影】氨的实验室制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药品: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原理:装置:固+固加热型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检验: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收集满。

尾气吸收:稀硫酸溶液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提高氨气纯度。

干燥剂的选取: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小结】一、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酸反应具有还原性二、铵盐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三、氨的实验室制法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思考作答巩固小组交流积极发言巩固提高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

整合本节知识,巩固提高。

巩固练习课后作业【投影】交流研讨1、如果遭遇氨气泄露,你应怎样逃离现场?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向地势低的地方迅速撤离2、保存和施加铵态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储存时:密封包装,放在阴凉通风处。

施肥时:埋在土下,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课后探究作业】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一样吗?通过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开放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一、氨二、铵盐的性质三、氨的实验室制法七、巩固习题1、如果遭遇氨气泄露,你应怎样逃离现场?2、保存和施加铵态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八、课后作业设计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一样吗?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完成一篇小短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