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诊断方面的若干问题
丙型肝炎诊断方面的 若干问题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缪晓辉
2005.8.28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诊断部分解读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 病理学诊断
急性丙暴露史。(时间?)
2. 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 区疼痛等,其他可有低热,轻度肝肿大,脾 肿大,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病理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丙型肝炎的诊断、衡量炎症
和纤维化程度、评估药物疗效以及预后判断诸 方面至关重要 急性丙型肝炎可有与甲型和乙型肝炎相似的小 叶内炎症及汇管区各种病变,还有一些特征性 (???)病变 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 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常见界面性炎症
病变程度判定
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分级、分期的诊断标 准。
慢性丙肝的临床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干燥性结膜角膜炎 ✓ 扁平苔藓 ✓ 肾小球肾炎 ✓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 B细胞淋巴瘤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题
临床诊断的地位
病史最重要:输血和血制品、血液透析、注射、 静脉药隐、性乱、针刺(纹身)等。值得注意的 是,1992年以后经过输血途径感染HCV的可能性 已经很少,但是对于高危人群,相关病史特别重 要 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但是可以提供辅助 依据 确诊必须有实验室诊断依据,尤其是病原学诊断 依据
实验室诊断
血清生化学检测
➢ ALT、AST水平变化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与肝组织 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平行。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 酶活性降低较少;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明显 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 ALT水平下降是抗病毒治疗中出现应答的重要指标。大约 3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正常,且约40%慢性丙 型肝炎患者的ALT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2倍。
没有提及重组免疫印迹试验,该试验是检测抗 -HCV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诊断
HCV RNA检测
➢ 在HCV急性感染期,在血浆或血清中的病毒基因 组水平可达到105~107拷贝/ml。
➢ 在 慢 性 感 染 者 中 , HCV RNA 水 平 变 化 范 围 在 5×104 ~ 5×106 拷 贝 /ml 之 间 , 同 一 患 者 血 液 中 HCV RNA的水平相对稳定。
3. 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 抗-HCV和HCV RNA阳性。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问:1+3能否确诊?单项3能否确诊?
慢性丙肝的临床诊断
诊断依据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虽 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 合分析,亦可作出诊断。(有点含糊)
➢ 凝血酶原时间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状况 的监测指标。但尚无可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期的血清学 标志。
实验室诊断
抗-HCV抗体检测
➢ 酶免疫法(EIA)检测抗-HCV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 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筛,
➢ 抗-HCV是否阴转不能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考核 指标
➢ 一些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 疾病患者可出现抗-HCV假阳性,对于这些患者, HCV RNA的检测有助于确诊。
需要提高认识的一些问题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正确认识
ALT水平检测的意义 敏感度 正常、轻度升高 多在正常值两倍以下:不必抗病毒治疗? 与肝组织学损害的相关性 代表肝功能? 使用PEG干扰素后可以出现一过性升高
➢ 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应重复 检查
实验室诊断
HCV RNA定量检测
➢ 分枝链DNA(b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 检测HCV RNA病毒载量。
➢ 不同HCV RNA定量检测法有两种表示方法:拷 贝/ml和IU/ml ,两者之间进行换算时,应采用 不同检测方法的换算公式(如罗氏公司Cobas V2.0 的IU/ml与美国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SuperQuant 的拷贝数/ml换算公式是:IU/ml=0.854拷贝数 /ml + 0.538 )
急慢性丙型肝炎在组织。学上均无特征性改变
病理学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特征 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汇
管区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肝 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枯否氏细胞或淋巴 细胞聚集,这些较为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这些不具备特异性,使用“对肝损 害程度的判断有意义”比较确切)
为什么是《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而不是《丙型肝炎诊治指南》?
预防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诊断
HCV最常经血液传播:输血、注射、针刺感 染难以避免,没有事后预防手段
吸毒、性乱:国际性的社会问题日趋恶化,诊 断容易治疗难
易于硬化和癌变:诊断不难,预防难 预防性疫苗:目前没有,将来也很困难 肝移植术后复发:几乎没有有效预防手段
个人的几点认识
为什么是《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而不是《丙型肝炎诊治指南》?
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强于诊断
诊断的手段要远远多于预防
目前已经没有什么诊断上的障碍,需要的是 正确认识、正确使用和正确评判结果。而预防的 方法不多,有效的预防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敏感、 精确的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这一点目前已经能够 做到。
➢ 应注意HCV RNA检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实验室诊断
HCV RNA定性检测
➢ 对抗-HCV阳性的HCV持续感染者需要通过HCV RNA定性试验确证
➢ HCV RNA定性检测的特异度在98%以上,只要 一 次 病 毒 定 性 检 测 为 阳 性 即 可 确 证 HCV 感 染 (与前述“确诊标准”有矛盾之处)
➢ HCV病毒载量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 的进展并无绝对相关性,但可以作为抗病毒治 疗疗效评估的观察指标(“评估”和“预测”)
实验室诊断
HCV基因分型
➢ HCV RNA基因分型方法较多,Simmonds 等1~6型分型法使用最为广泛
➢ HCV RNA基因分型有助于判定治疗的难易 程度及制定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