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型肝炎诊断标准解读ppt课件

丙型肝炎诊断标准解读ppt课件

落入检测范围内; c) 结果未出现扩增曲线,则报告为“低于检测下限”。如果低于检测下限,但又有扩增曲线出现,则应重新进行检测,
若在检测限内,按照实际数发报告;若仍低于检测下限,则报告为“低于检测下限”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
抗-HCV 阳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HCV RNA
临床意义
阳性
HCV现症感染
目的:HCV RNA检测用于对HCV抗体检测阳性的样品的确证及对高危人群样品筛查窗口期感染,并作为抗病毒治疗 疗效的判断指标,指导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定。
方法:包括逆转录PCR、荧光定量PCR等。按照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阴性质控结果应无扩增曲线,而阳性质控应扩 增曲线良好且符合试剂盒规定。
结果的报告: ➢ HCV核酸定性检测结果呈阳性,报告“HCV阳性”;结果呈阴性,报告“HCV阴性”。 ➢ HCV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报告有以下几种情况: a) 结果在检测范围内,则按检测的结果直接发报告。 b) 结果高于检测上限,则应用 HCV 阴性的混合血浆(清)将样本进行 10~1 000 稀释后再重新进行检测,直到结果
阴性 阳性 阴性
提示既往感染,或者治疗后HCV清除
1、急性HCV感染早期; 2、免疫功能低下的HCV感染者
未感染HCV
诊断依据
1 急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组织学上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相似,可
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但通常较轻;
病理组织 学检查
慢性丙型肝炎:可见不同程度的界面炎,汇管区内常见淋巴细胞聚集性浸润
及淋巴滤泡形成,小胆管损伤;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包括汇管区
2 纤维性扩大、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失常,甚至早期肝硬化形成;小叶内
偶可见肝细胞内铁颗粒沉积;
3 丙型肝炎肝硬化:在慢性丙型肝炎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广泛的纤维间隔
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即假小叶形成,依据炎症活动程度组织学上可分
为活动期与静止期肝硬化;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
抗-HCV检测
目的:筛查个体HCV感染状况
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试验、胶体金法快速试验等。按照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有效试验的阴性
和阳性对照应符合试剂盒规定。
抗-HCV抗体检测结果报告:结果呈阴性,报告“抗-HCV阴性”;结果呈阳性,报告“抗-HCV阳性”。
HCV RNA检测
影像学及 其他辅助
检查
诊断依据
急性丙型肝炎:
1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慢性丙型肝炎:
2 ➢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脏实质不均匀;
➢ 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增大; ➢ APRI评分常<1.5; 丙型肝炎肝硬化: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 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
3 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
肝脏弹性测定(参见附录C)值提示肝硬化; APRI评分常>2.0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生化检查
诊断原则
抗-HCV阳性
临床诊断
HCV RNA阳性
➢ 暴露时间; ➢ HCV RNA及抗体出现时间顺序; ➢ 肝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确诊
急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肝硬化
布病
猩红热
布病 甲肝 布病
猩红热
布病
戊肝
麻疹
戊肝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2004~2017年我过历年丙肝病例报告数
➢ 丙肝的报告数从2004年逐年增加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 国家级卫生行业标准 ➢ 丙肝诊断报告的法律依据 ➢ 具有强制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标准框架
范围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缩略语
4. 诊断依据
5. 诊断原则

6. 诊断

7. 鉴别诊断

8. 病例报告

附录

A. 丙型肝炎病毒学实验室检测
B.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C. 肝脏弹性测定
D. 丙型肝炎病例报告
规定了丙型肝炎的:
➢ 诊断依据
➢ 诊断原则

➢ 诊断


➢ 鉴别诊断

➢ 病例报告

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
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诊断报告.
➢ 流行病学史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依据
流行病 学史
诊断依据
1 接受过血液、血制品或他人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2
有血液透析、不安全注射或其他有创操作史(如手术、内镜、穿刺、口 腔治疗、针灸、纹身、修脚)
1
肺结核
乙肝
2
乙肝
肺结核
3
痢疾
梅毒
4
淋病
梅毒
5
甲肝
梅毒
淋病
麻疹
甲型 H1N1
6
梅毒
麻疹
淋病 丙肝
7
麻疹 甲肝
丙肝
淋病
8
伤寒副伤 寒
丙肝
甲肝
麻疹
9
丙肝
疟疾
猩红热 甲肝
10
疟疾
伤寒副伤 寒
猩红热
布病
痢疾 丙肝 淋病 麻疹 猩红热
痢疾 艾滋病+HIV
淋病
丙肝
艾滋病 +HIV
痢疾
淋病
艾滋病 +HIV
痢疾
甲肝 布病 猩红热
诊断
临床 诊断病例
抗-HCV阳性且符合下列任何一项: a) 有流行病学史中任一项; b) 有临床表现;
c) 有生化学异常检查结果
确诊病例
HCV RNA阳性的病例
血液 HCV RNA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对确诊病例需进一步进行部分肝硬化患者有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
脾肿大,腹水、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出血
诊断依据
实验室 检查
1 生化学检查异常:
➢ 急性期:多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有胆红素升高 ➢ 部分慢性丙肝和肝硬化患者有ALT、AST及胆红素升高
2 血液抗-HCV阳性
3 血液HCV RNA阳性
2018年丙型肝炎诊断标准
(WS213-2018)
目录
contents
1
丙肝流行病学
2
色彩趋势
Color
3
车型分析
Color
4
色彩推荐
Color
2004~2017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排序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3 有既往有偿供血史
4 有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史
5 职业暴露史
6 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日常生活接触史
7 与有HCV感染者无保护性接触史
8 出生时其母亲为HCV感染者
诊断依据
临床 表现
1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2 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和右肌肋部不适或
疼痛
3 部分慢性患者有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