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_以昆明为例

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_以昆明为例

人文地理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115 期
文 章 编 号 :1003-2398(2010)05-0041-06
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
—— —以昆明为例
陈 浩 1,张京祥 1,吴启焰 2,宋伟轩 1 (1.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 210093;2.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650091)
41 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
人文地理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115 期
1 引言
为一种生产资料、消费对象、政治工具和阶级斗争的焦点用 于再生产某种社会结构与关系[14],这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的
在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流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和全球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 烈,为了有效地适应竞争环境,城市政府逐步转变职能,从 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 “城市企业”的经营者[1],政府企业化 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大事件营销以其外在的经 济绩效与媒体曝光率赢得了广泛的青睐[2]。通过促进地方更 新与复兴,促进地方全方位信息的营销,它成为了城市与区 域发展战略中重要的实施策略[3],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中提升 地区 “粘性 (sticky)”的手段之一[4]。
完整逻辑。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关于空间本质 (社会性) 的 理解对于大事件如何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如何产生空 间效应提供了理论切入点,并为其空间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基 本的框架: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应该包括物质空间 重构与社会空间演化两个一体化的方面。物质空间的重构主 要指物质本体的规模、结构与形式的变迁过程;而社会空间 的演化则包括社会结构变迁及其空间化两个阶段。以上两个 阶段必不可少,但并不是完全一体化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两个阶段有可能在时序上脱节,要实现两者之间时 序上的匹配,不仅需要社会的变迁,而且还要有物质空间的 “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当然制度等因素的重 构也是其条件之一,但它往往是国家尺度内自上而下的过 程,本文不作专门探讨)。这就构成了社会空间统一体体系 中 “物质空间”、 “社会空间”与 “社会变迁”三个相互依 赖、相互作用的分析变量 (图 1)。
植入是上述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 并从空间投资、 社会动员与社会植入的角度建立了昆明世博会与城市 空间演化关系的解释框架。
关键词: 大事件; 空间演化; 社会空间统一体; 昆明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 F301.4 文献标识码: A
基 金 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77);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432) 作 者 简 介 :陈浩(1984—),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chenhao.geo@。 收稿日期: 2009-10-28;修订日期:2010-05-11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EVOLOTION AFFECTED BY MEGA-EVENTS — ——A Case Study of Kunming
CHEN Hao1, ZHANG Jing-xiang1, WU Qi-yan2, SONG Wei-xuan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在大事件作为营销手段的重要性凸显的同时,对它的学 术研究也与日俱增,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 两条线索对大事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宏观研究集中于探讨 大事件的经济绩效,它一直是研究的重点[5-7];微观研究主要 集中于事件营销的发生、发展的社会政治机制,以及事件运 作过程中的社会集团博弈关系等方面[8]。总体来说,目前经
提 要: 本文将大事件作为一种植入城市进程中的 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 分析了大事件空间效应的形 成机制, 认为 “大型投资” 与 “社会动员” 是嵌入城 市社会空间统一体并推动城市 “物质空间” 与 “社会 空间” 演化的内在机制。 进而以昆明市为例, 界定了 昆明世博会的空间影响期, 研究了影响期内城市物质 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 文章认为世博会的
济学与旅游营销等学科处于大事件研究的中心,城市地理
学、规划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事实上,研究大事
件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对其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具有重
大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昆明世博会为例,试图对这一问题进
行初步探索,但鉴于社会空间系统的复杂性,在现实的研究
中很难精确地界定大事件对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化的影响[3]。
所谓社会空间统一体,源于列斐弗尔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由 Soja 完善并提出),是对空间认识的一种全新阐释:空 间是社会物质性实践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创造的社会产物, 尽管有个物质本体,但其内涵是社会的[11,12],按 Castells 的说 法 “空间即是社会”[13],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一旦生成又作
因此,本文转换一种思路:研究的目标不是试图建立大事件
与空间演化之间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而是将它作为一种重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影响因素或背景,探索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并
建立起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解释框架,这实质也是对大事件
空间效应研究的一种有效尝试。
2 大事件空间效应的形成机制
大事件,是指短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事件,主要是指 重大展览会、节庆、博览会等按一定组织规则周期性或一次 性举办的文化性和体育性的事件[3,9]。由于实践广泛,大事件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城市现象,但就其如何内部化为城市 进程及其社会内涵等问题,学术界缺少相应的关注[10]。本文 认为,就大事件的社会与空间意义来说,它是城市外部力量 (全 球 与 国 家 层 面)、 城 市 精 英 主 导 的 快 速 植 入 城 市 进 程 (urban process)中的社会进程,同时也是全球化语境下城市 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之一,它所生产和再生产的是一种 嵌入全球或区域生产与消费体系中的新型空间—本质上是国 家、地方与全球空间的复杂交集。大事件作为植入的空间生 产过程,它的空间生产机制在于内在的大型投资与社会动员 过程能嵌入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进而推动其演化。 2.1 社会空间统一体
图 1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示意图 Fig.1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2.2 大型投资的空间效应 大事件的举办往往需要对具有展示性的公共空间与消费
空间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因此其内在地包含着大型空间投资 的过程。最基本的大型投资是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来建设所需 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善于运作的政府还往往突破基本的 投资,将事件植入与城市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城市 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利用大事件的营销效应改善城市的投 资环境,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与地方资本,投资于城市旧城更 新、新区建设、城市整体性的结构调整 [15,16],以增强城市在 全球与区域环境下的竞争力。案例表明,大事件能与城市空 间结构调整、空间增长与内城更新等物质空间重构过程,以 及郊区化、绅士化、社会空间极化等社会空间演化进程建立 因果关系 。 [2,17] 2.3 社会动员的空间效应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on spatial effects of events, which are valuable for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e authors provide a case study of Kunming World Expo. The paper, firstly, examin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spatial effect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mega-events. And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mega-events are the social progress implanted into urban process and their spatial effects are derived from their internal attributes of "spatial investment"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the social-spatial dialectic of the neo-Marxism is the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patial effects of social process. The methodology of empirical research is adop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influencing period of Kunming World Expo (1997-2003) wit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in Kunming during 1997-2003. The authors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The time series of the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are advanced and the investment of urban space enters into peak season and the reconstructing of physical space is relatively advanced; (2) the Kunming World Expo leads physical space into growing at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northeast part increases rapidly; (3) evolution of urban social space presents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differ from the similar cities; (4) it establishes an explaining fram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Kunming World Expo and spatial evolution.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World Expo influences evolution of urban space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reat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of investment fo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ttract large amount of spatial investment; (2) social mobilization minimizes the cost of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and accelerates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space; (3) the World Expo increases urban attractions and leads to the implant of external factors so that evolution of social space presents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implant. Key words: mega-events; spatial evolution; social-spatial dialectic; Kunming World Exp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