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宽城三中 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

宽城三中 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

宽城三中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主备人:周建华审核人:裴庆敏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学习目标:1.能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水晒盐的流程图及其原理。

自主学习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____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溶液。

注意:(1)描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必须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饱和溶液是指条件不变时(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而(填“可能”或“不可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如某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________,还可以溶解______________等溶质。

2、判断方法:(1)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在减少时,表面溶液已经饱和。

(2)实验法:向该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后,若能溶解,是______溶液,若_____ 溶解,是_______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饱和溶液与浓溶液:饱和溶液_________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_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______.练习:1.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而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定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3.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蒸发溶剂B.降低溶液的温度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溶液中加入t℃的饱和溶液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A、B、C、D四个烧杯中,_________中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中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中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2)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3)若固体是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4)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二、结晶1、定义:饱和溶液中的_______以_______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这一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析出的固体叫做。

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_____溶液。

2、方法:(1)________________,如海水晒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3、海水晒盐(1)通过该流程图你能分析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根据生产过程推断,①、②分别是池和池。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甲步骤中,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①中,氯化钠溶液由不饱和逐渐变为饱和溶液C.进入②后,继续蒸发水,有结晶现象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不饱和溶液练习:1、利用海水来制盐的原理是()A.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制食盐B.升高温度,降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C.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D.降低温度,减小食盐的溶解度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1)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___.(2)依据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填字母)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第2课时 溶解度学习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2、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自主学习一、 固体溶解度1. 定义:在_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_. 注意:固体溶解度四要素:(1)一定_________下。

(2)__________溶剂中。

(3)达到____________。

(4)单位是___________。

★ 说明:(1)如果不指明溶剂,溶剂就是水。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是某温度下 水中最多能溶解的 的质量。

(2)比较溶解必须在同一温度下。

练习:(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 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 20℃时,将36g 氯化钠溶解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 ,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2. 含义: 如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1)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5.(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都是某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其溶液为饱和状态。

(2)交点:不同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线:溶解度曲线的走势表示的是某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的陡度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4)面:曲线下方面积上的任何一点表示在某温度下该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曲线上方面积上的任何一点表示在某温度下该溶液处于饱和状态(即有未溶解的溶质)。

《解度曲线的应用》(1)t3℃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P点的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该曲线你发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响的趋势有:A:B:C:(3)N点为t3℃时A的__________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大A溶解度的方法是,增大C溶解度的方法是。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获取晶体(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无晶体析出的有_______________.(8)除去A中的泥沙用____________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___________法.(9) t3℃时配置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_______需要的水最少,______需要的水最多。

(10)在t3℃时,将38克、40克、42克a物质分别放入50克水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克,克,克;溶液饱和情况分别为,,。

(11)为了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而为了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法是 ______ 。

二、气体溶解度1、定义:指该气体在压强为__________和一定________时,在_________水里溶解达到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_________.2、含义:例如: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因素:(1)__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的升高而_______)(2)__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的增大而_______)练习:1、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天气闷热时,鱼塘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2、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1)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2中t j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 (填编号).a.大于50℃b.小于50℃c.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