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3)
2.发病率(强度型)
•概念: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 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的频率。 •计算公式: 同期内新发生某病的病例数 某病发病率= ×K
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
在通常情况下,发病率的分母泛指一般平均人口数。 意义:发病率是反映某病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 常用于衡量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评价 预防措施的效果。
• 计算公式:
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 • 某病病死率= 100% 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
• 上式分母中患病情况不同,指标的概念也不同。 如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分母为住院人数。某一地 区某病病死率的分母则包括该地区所有患该病的 病人。故医院的病死率不能代表地区的病死率。
4.随访资料的生存率分析(频率型)
• 评价疾病防治的近期效果,一般可用治愈率、有 效率及病死率。但在研究肿瘤或研究其它预后较 差疾病的治疗效果时,则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多 用生存率来评价。 • 生存率:是指病人从某个规定时间(如发病、确 诊、开始治疗或手术时间等)开始,到某时点的 生存概率。 • 时间单位:一般以年为单位,有一年生存率,三 年、五年和十年生存率等。对于生存时间较短的 情况亦有以月或日为单位的。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数学教研室
第三节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统计(morbidity statistics)是研 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 以及分布特征,阐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及生物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病
因研究、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工作的计划、
政策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一、疾病统计资料的来源
三、疾病统计指标
(一)反映疾病发生水平常用指标 1.疾病统计的计算单位 :
●病例和病人: 一个“病人”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指一年)可以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或 可能一病屡患,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例对待。
●发病和患病:发病是指新发生某种疾病。患病 是指患有某种疾病而不管它是新发病还是老病, 只要在检查时病尚未愈,都算在内。
3.患病率(频率型)
• 概念:表示在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 患有某病的频率。 • 计算公式:
检查时发现的某病病例 数 某病患病率 K 该时点受检人口数
其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凡患该病的一律 统计在内。同一人不应同时成为同一疾病的两个病例。
• 这一指标最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用于衡 量疾病的存在,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流行规模或水 平,估计医疗设施的需求量。
2. 某市有30万人口,2002年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 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人,其中肺结核死亡98人,要说明肺 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最好应用( )
C 北方籍战士中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 D 尚不能得出结论
5. 一项新是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 A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初死亡率 B 肺结核死亡率 ) A 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B 该病的患病率减少 C 肺结核死亡构成 D 肺结核的病死率 C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 D 该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均减少
生存率的计算方法
直接法: 观察满n年的人数中 活满n年的比率。 • 寿命表法:是应用定群 寿命表的基本原理,先 计算出随访病人活满x年 活满n年的人数 n年生存率 100% 再活下一年的死亡概率, 观察满n年的人数 然后计算出相应各阶段 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直观,在病 的生存概率,根据概率 例较多时误差不大。缺点是当例数 乘法定律将各阶段概率 较少时,有时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 相乘而得到一定年限的 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如上例 生存率。
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
1.治愈率 2.某病病死率 3.生存率
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A 5%是强度指标 B 5%是频率指标
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说明胃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
2.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 麻疹易感人群 B 麻疹患者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一)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 (二)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三)疾病专题调查资料
二、疾病和死因分类
• 疾病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diseases)为了深入认识疾病, 有必要将各种不同的疾病加以命名和分类。就是要对每一 种法定疾病情况给以确切的名称, • 疾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在疾病命名法的基 础上,考虑到对疾病的认识及防治需要,将一些具有共同 特性的疾病归纳在一起,加以分类。 现在国际上使用的是ICD的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
3.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 95%与5%,则结论为( ) A 该病男性易得 B 该病女性易得 C 尚不能得出结论 D 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
4.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 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 ) A 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B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时点患病率
检查人口数
10万/10万
频率型
期间患病率
时期现患疾病人数
检查人口数
10万/10万
频率型
治愈率
治愈人数
接受治疗人数
100%
频率型
生存率
活满特定时期的人 数 残疾患者人数
期初存活的人数
100%
频率型
残疾患病率
检查人数
100%
频率型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小结:
疾病统计
反映疾病发生水平常用指标
1.发病率 2.患病率
18
14 16
16
13
16
1978
1979 1980 1981 合计
25
36 25 46 243
23
31 23 36 213
20
29 19
16
26
16
154
120
85
66
46
33
17
某地胃癌根治术后八年生存率
术后年数(n) 1 2 3 4 5 6 7 8
存活人数
213
154
120
85
66
46
33
17
出现七、八年两年生存率均高于第 六年的生存率;因迁移等原因而失 访或死于与所研究疾病无关的其它 疾病,观察未满一年者,这些均不 能用来计算生存率,从而损失了信 息。 • 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的优点 是可以利用截尾资料,而且 结果不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 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 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
某地1974~1981年胃癌根治术后随访结果
随访满 n年人数 存活率(%)
243
197
172
136
111
79
55
29
87.65
78.17
62.50
59.46
58.33
60.00
58.62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指标 某病发病率 分子 时期内新发生的某 病病例数 时点现患疾病人数 分母 年平均人口数×1年 基数 10万/10万 类型 强度型(近似)
(二)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
1.治愈率(频率型)
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治愈率=(治愈病人数/受治病人数)×100%
2.有效率(频率型)
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 有效率=(治愈有效病人数/受治病人数)×100%
3.某病病死率(强度型)
• 概念: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 而死亡的频率。
生 存 年 数 年份 (1) 1974 例数 (2) 29 1 (3) 28 2 (4) 25 3 (5) 23 19 4 (6) 18 5 (7) 17 6 (8) 17 7 (9) 17 8 (10)
1975
1976 1977
26
24 32
24
21 27
19
19 23
18
16 21
18
1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