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PPT课件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PPT课件


四、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的理论基 础——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 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受制于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 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21/3/9
22
思考:学习者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时 的学习者调查有何区别和联系?
2021/3/
授课:XXX
23
例2:公共教育技术课“教学设计”教改时的学习者调研计划 (综合性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大学生学习心理特征(文献调研《教学设计\心理学》 等著作及期刊
2、先决技能及相关背景知识:(访谈、问卷、测试) 先修课程情况教学媒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操作掌握情况(先决技能测试)
学起点)
初始能力: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
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
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 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了解学生初始能力的意义:确定
正确的教学起点,有助于调整教
学内容和目标;有助于选择教学
方法和教学媒体。
2021/3/9
授课:XXX
12
学习者分析
预测分析的作用
• 对目标进行调整; • 教学起点;
初始能力与特定的学科内容紧 密相关,离开了具体的学习内容, 初始能力就无从谈起。
2021/3/9
授课:XXX
15
二、确定学生初始能力的方法(起点 水平)
学习态度分析:采用谈话法、 观察法、问卷法。
预备技能分析和目标技能分析:
采用一般性了解及预测的方法。
技能: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2021/3/9
2021/3/9
授课:XXX
6
海涅克 R.Heinick 等人指出:
“对学习者一般特点, 即使做一些粗略的分析, 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
择也是有益的。”
2021/3/9
授课:XXX
7
一、年龄特征
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 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特征
2021/3/9
授课:XXX
8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 /// 6~8岁 幼儿后期)
具体运算阶段(6~12岁 集体归属感、简单
的逻辑性)
形式运演阶段(12~15岁 内省性、具体向逻
辑过渡) 2021/3/9
授课:XXX
9
2、不同阶段学生智能、情感发展 的一般特征(专题文献、调查)
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 目标测试还可用于教学实验数据
2021/3/9
授课:XXX
13
一、初始能力分析的具体内容:
预备技能:学生在开始新的学习之 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技能:在教学目标中规定学生 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是否 存在疑虑、偏爱或误解
2021/3/9
授课:XXX
14
初始能力与学科内容的关系:
预备 技能
学习 风格
目标 技能
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021/3/9
授课:XXX
5
第一小节 教学对象的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生理 及社会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 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生活 经验等背景因素。
与具体学科内容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 设计操作
学生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
学习者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有何区别?
2021/3/9
授课:XXX
2
第四章 学生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者准备状态 学习准备:学习者在进行新的学习时,他已 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发展对新 的学习的适合性
新学习的出发点 包括:一般特征;初始能力
2021/3/9
授课:XXX
授课:XXX
21
2、认知结构: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 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层次性)
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 其联系方式,提出三种同化模式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类属关系) 上位学习(总括关系) 并列组合学习
据此可分析学习者预备能力、教学 内容、教学补救措施、教学策略等
2021/3/9
授课:XXX
3
本部分的学习内容:
学生的一般特征及其分析方法
学生的初始能力及其分析方法(针对特定
学科内容)
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其分析方法
学习动机的分析
各种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掌握相关概念及分析学习者
特征的操作方法
2021/3/9
授课:XXX
4
各种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般
学习
特征 态度
准备 初始
学生 特征
能力 技能
大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
成人学习者的特点(P69)
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
自学能力较强;参与教学决策;
注重教学效率
2021/3/9
授课:XXX
10
二、了解学生一般特征的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
查阅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及基本
情况登记表
观察法(自然观察、实验观
察)——观察、谈话
2021/3/9
授课:XXX
11
第二小节 学习者的初始能力(教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一般模式)
修改
形成性评价
学习 内容 分析
教学设计成果的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策略的制定 学习目标的阐明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 分析
2021/3/9
修改
授课:XXX
总结性评价
1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确定总目标
学习内容分析:分析各级先
决技能以及之间的关系
利用学习内容分析结果、预测方 法设定教学起点
不同学习群体教学起点不同
例1:两位数加法(P56),并编写 用于导入的预测题
例2:〈长方形面积计算〉任务分析图、 及教案中教学起点的预测
例3:F=ma
例4:学习态度分析(P57)
说明教学起点、确定导入时选择哪些教学起点作为复习
2021/3/9
授课:XXX
20
17
先决技能分析图
学习者分析
起点线
以起点线以下的知识、
技能作为先决技能,
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备技能
2021/3/9
授的课:预XXX测题。
18
目标技能分析图
学习者分析
2021/3/9
起点线以上的知识 和技能为目标技能 ,编制目标技能的 预测题
起点线
授课:XXX
19
初始能力(教学起点)的分析实 例1(P134)
授课:XXX
16
一般性了解
教师在开始上新课之前,通过分析学生以
前学习过的内容、查阅考试成绩,或与学
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等方式,
获得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
一种方法。
预测法:在一般性了解的基础上,通
过编制专门的测试题,测定学生掌握预 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方法。
2021/3/9
授课: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