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徐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不,那是不可能的。

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

只要语言文字没有消失,只要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联没有改变,只要语言文字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文学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

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

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与理由,有这种文化,就有这种凝聚力,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就有这个民族的自尊心与自爱心。

黄鹤楼现在已不在原址,建筑材料也不理想,但是黄鹤楼仍然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原因在于崔颢与李白的诗。

以为3D4D 视听节目与网络音频视频能代替文学,那就是以白痴的聪明来取代文化与智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的评价,文学史的特点是看高不看低。

当然我们个人常常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

文学史盯住的是每个时期的大家名家经典作品,却不会对各个时代都有的二三流作家多加注意。

不要过于重视印数,不要过于相信炒作。

传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价值。

当然会有许多人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我们不可能排除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有其贡献。

但是从长远看,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个民族的品位与素质,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史,是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与胸襟。

我们写作者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恶俗化、碎片化、单纯搞笑、单纯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我们写诗的人心中应该有屈原、李白、杜甫、普希金,我们写小说的人心中应该有曹雪芹、蒲松龄、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我们写戏剧的人心中应该有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不要跟着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跑。

要尽量维护文学这一行当的纯正风气。

其实所有的伟大作家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克隆的。

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不是当世注定的,不是被任命的,也不是销售排行榜哪怕是获奖名单所能全部反映出来的。

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什么事都有一个过程。

写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

很欣赏网上的一句话:凡是把自己没有写出好作品的原因归咎于环境的人,即使把他迁移到日内瓦湖边的别墅里,他照样——我说的是他更加——嘛东西也写不出来。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云亦云的胡说八道,我希望我们的青年同行珍重自己的头脑,不跟着起哄。

一句话,除了潜心写作,干咱们这一行的人没有别的法门。

(摘编自王蒙《说给青年同行》)1.作者引用英国谚语“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最主要是为了说明(3分)A.英伦三岛和莎士比亚相比,莎士比亚作品的精神价值远远胜过英伦三岛的物质价值。

B.莎士比亚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包括了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

C.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有这种文化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而这对整个民族至关重要。

D.莎士比亚的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着,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文学的成败标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的时代,不能把印数、发行量看作标准。

B.大家名家的经典作品往往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

C.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的写作者对于文学发展也有其贡献。

D.不能表现民族精神,民族品味与素质、民族的智慧与胸襟的就不是文学。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的文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也产生了危机。

B.经典作家经典作品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而不是炒作、注定和任命得来的。

C.文学有其根本性的特点,文学创作不要跟风,但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

D.不管时代和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包括文学在内的有些东西不应该会改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占星师的一天[印度] R·K·纳拉扬正午准时,他打开布袋,摆出他的谋生器具,包括一打玛瑙贝壳,一块绘着神秘难解图表的方布,一本簿子,外加一捆古叙利亚文字轴。

他坐在一棵大树的繁枝下,路两旁排满了各行各业的摊贩,占星师就在身旁花生摊上不时冒出浓烟的火把光亮中,做他的生意。

占星师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想以占星维生,他对别人的运气不见得比自己下一分钟的命这更了解多少。

他对星相,一如他天真的主顾,是同样的陌生。

他是在事先并无任何思考与计划的情况下,离开家乡的。

如果现在仍留在家乡。

他将会在祖先的农庄与自己的玉来田里耕作、过活,结婚与生子。

他对人类的烦恼诸如婚姻、财富与人际关系,都作了十分实际的分析。

长期的磨炼,养成了他敏锐的透视力。

他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家中有个女人,哪怕是个远来,大概对你没有好感吧?”有时候,他也分析对方的个性:“你的烦恼多半来自你的本性。

这就难怪命中与土星犯克,你本性冲动,而外表过于刚烈。

”这点,最能赢得人心,因为即令我们最温顺的人,也喜欢自己有副慑人的外表。

占星师该收摊了,他四周一片漆黑。

他捡起玛瑙贝壳与其他的算命道具装回布袋里时,见有个男人站在他面前。

他觉察可能生意上了门,殷勤地招呼他,对方这才神手摸了摸鼻子对他说:“你称自己为占星师吗?”占星师感到受了些挑战,说:“你的本性……”“唉,少来这套,”那人说,“告诉我点有用……”两人争论片刻之后,生意成交。

占星师对天祷告时,对方点上了一根方头雪茄。

借着火柴的光亮,占星师瞄了那人的脸一眼。

那人坐了下来,猛吸一口雪茄,喷出浓烟,一脸凶狠地坐在那里。

占星师感到非常地不自在。

“喏,把你的钱拿回去。

我不习惯你这种挑衅的态度。

再说,今天天也已经晚了…….”他准备打点回家了。

对方将手心推到他脸上说:“挑战就是挑战。

来,给我算算。

”占星师喉头发干地开始说:“有个女人……”“免了,”那人说,“我不要听这套。

算算看我目前的搜寻到底会不会成功?答复了我你才能走。

不然的话,不把你的铜板都吐出来,不准你走。

”占星师念了几句符咒之后回答说:“好吧。

我说。

不过要是我说的你信得过,你可得给我一个卢比?不然我就不开口,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两人又讨价还价地好一阵子,那人才答应了。

占星师说:“你被人扔下,差点死掉。

我说对了吧?”“呵,说下去。

”“你曾经挨过刀?”占星师说。

“你蛮有一套嘛!”他露出胸膛,展示了他的刀疤。

“还有呢?”“后来你被推入田野附近的一口井里,有人要你死。

"“若不是有人路过,往井里瞧了瞧。

我早就死了,”那人兴致大发地说。

“我什么时候可以报这个仇?”他握紧了拳头问道。

“来世,”占星师答道:“他四个月之前死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

你再也看不到他了。

”那人听了呻吟了一声。

占星师又说:“那雅法师——”“你知道我的姓名!”那人抽了口冷气说。

“我知道的还不止于此。

那雅法师,仔细听好我要对你说的。

你的家乡自本镇往北有两天的路程。

搭下班火车回家吧。

我认为如果你离开家乡的话,会再遇上更大的生命危险。

”他取出一撮香灰拿给他说:“抹在额头上之后,回家乡吧,如果不再往南远行。

你必定长命百岁。

”“我干嘛要离开家乡?”那人深思地说,“我偶尔离开家乡不过是为了我寻他,我到他我必定要他的命。

”他心有不甘地摇着头说:“竟然给他溜掉了。

但愿他死有应得。

”“不错,”占星师说,“他是被一辆货车压死的。

”那人听了脸上浮出满足的笑容。

占星师把他的物件占星师把他的物件一一放入布袋之后,公园已经空无一人。

那道绿光也消失了,四下剩一片黑暗与寂静。

占星师回到家里已近午夜。

他的妻子在门口等候,要求解释。

他把铜板都丢给了她,说:“去数吧,全是一个人给的。

”“十二个半安那,”她数着说。

她喜出望外:“明天我可以去买些糖块与椰子,孩子吵着要买糖果有好几天了,我要买些好吃的给她。

”她抬起头来看着他说:“你好像心里有什么事。

怎么了?”“没事。

”晚饭后,坐在炕头上,他告诉她说:“你可知道我今天了结了一桩很重的心事,我以为这些年来永远也洗不掉手上染的那个人的血迹。

这也是我远离家乡,在这里落户又娶了你的原因。

他还活着。

”她抽了一口冷气:“你杀过人!”“是的,在老家的村子里,那时我年少,不懂事。

我们喝酒,赌博,有一天争吵得很厉害——现在还提它干嘛?该睡了。

”他说着打了哈欠,在炕上躺了下去。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占星师该收摊了,,他四周一片漆黑”的描写说明占星师为了生计,工作很辛苦,一直忙到天色很晚;也为后文那雅法师出现的时候没有认出他作了铺垫。

B.“那道绿光也消失了,四下剩一片黑暗与寂静”的环境描写说明那雅法师离开后,占星师终于松了一口气,实际上衬托了占星师内心经历煎熬之后的平静。

C.作者在文中多处设置悬念,如他对那雅法师的占卜十分真实准确,后来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交集,这样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情节更加生动。

D.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占星师在遇到那雅法师之前心事重重与两人交谈后的幸福满足形成对比,占星师赚钱辛苦与妻子的安逸生活形成对比。

5.小说的主人公占星师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6.小说结尾,占星师说:“我今天了结了一桩很重的心事”“那时我年少,不懂事”。

请结合作品谈谈小说以此结尾带给你哪些思考。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

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 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 18亿人左右。

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