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 教学计划 一、 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 综合能力: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色、声、光之变化,喜欢动手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 2. 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想象、创作、表演、展示)。 3. 思维训练:观察好奇、亲情自爱、审美兴趣、大胆想象。 二、 全册教学要求: 1. 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后延伸。 2. 收集与剪新信息、寻找与发现新材料、思考与设计新形象、尝试与创造新技法。 3. 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学后,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手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 全册教学安排: 1. 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欣赏课:漫游飞行世界、(一课时)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时) 2. 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五彩的泡泡(一课时)七彩虹(一课时)快乐的小鸟(一课时)昆虫王国(一课时)大鱼和小鱼(一课时)小动物和妈妈(一课时)。 3. 第三单元:奇怪的形状:奇特的海螺(一课时)美丽的海星(一课时)神奇的大海怪(一课时)。 4. 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时)涂色游戏(一课时)我在天上飞(一课时)。 5. 五单元:材料的幻想:漂亮的花纹(一课时)手套袜子的妙用(一课时)有趣的鞋(一课时)丑小鸭与白天鹅(一课时)会伸缩的动物(一课时)我们的动物乐园(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1. 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作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长体验为主线的新体系。 2. 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 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立体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 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第一课:漫游飞行世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飞行有和初步的了解。 2.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 了解梦中美丽情景,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飞行的梦想。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梦景中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让学生欣赏“飞行”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3、说出并画出自己飞行的梦想。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找出艺术家创造了哪些会飞的形象?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飞行世界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各种飞行器的画面。 2.对飞行器进行了解。 3.道入新课 4.问题: ⑴你知道鸟为什么会飞? ⑵你知道的飞行器有哪些? ⑶你作过哪些会飞的梦? 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6.作业要求。 1. 观看课件。 2. 逐一了解飞行器。 3. 体会梦中的情景。 4. 分组讨论?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梦中的情景。 1.让学生自
己总结出梦中的情景。 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
学生创作 1. 展示学生作业。 2. 了解学生的思路。 3. 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 别人美丽的梦中的情景给了你什么启示? 2. 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 自由创作。 展示自己最
美的梦景,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 评价作业 展示作业 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并用完整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海底世界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海洋有和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画出你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的摸样。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海洋生物的摸样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让学生欣赏海洋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3、说出并画出海洋生物的摸样的画。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找出海洋生物的摸样创造了哪些奇妙的形象?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海洋世界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各种海洋生物画面。 2.对海洋生物进行了解。 3.导入新课(蓝蓝的大海多奇妙,潜入海底,寻找美丽的画面吧。 4.问题: ⑴你知道多少种海洋生物吗? ⑵你能说出几种海洋生物的特点? ⑶你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吗。 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6.作业要求。 1.观看课件。 2.逐一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 3.画出你想像中海洋生物的模样。。 4.分组讨论?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海底世界的情景。 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海洋世界情景。 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
学生创作 1.展示学生作业。 2.了解学生的思路。 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海洋世界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 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 展示自己最美的海洋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 评价作业 展示作业 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并用完整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五彩的泡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吹泡泡,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五光十色,观察色彩。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教师让几个学生在灯光下吹泡泡,全班仔细观察。 2、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根据美丽的画面的联系出了哪些奇妙的形象?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光和色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 继续做游戏——吹泡泡。 2. 欣赏课本上的插图。 3. 导入新课(五彩的泡泡飘呀飘,我们快乐地跳呀跳)。 4.问题: ⑴你知道吗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 ⑵你能说出它们有多少种色彩? ⑶老师简单的介绍光和色的关系。 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6.作业要求。 1.观观看件。 2.逐一了解基本色彩。 3.画出你想像中的五彩缤纷泡泡世界。 4.分组讨论?你跟同学们怎样完成五彩泡泡的接力画。 1.让学生自己总结光和色彩情景。 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
学生创作 1.展示学生作业。 2.了解学生的思路。 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五彩缤纷泡泡世界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 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 展示自己最美五彩缤纷泡泡世界, 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 评价作业 展示作业 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互助精神,培养了集体观念。
第四课:七彩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画彩虹,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 教师讲雨过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2. 让学生回答(彩虹) 3. 欣赏课件。 4.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色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4. 继续欣赏课件——七彩虹。 5. 欣赏课本上的插图。 6. 导入新课(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架起了通天桥)。 4.问题: ⑴你知道吗彩虹在阳光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 ⑵你能说出它们有多少种色彩? ⑶老师简单的介绍光和色的关系。 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6.作业要求。 1.观观看件。 2.逐一了解基本色彩。 3.画出你想像中的七彩虹的世界。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七彩虹的美丽画。 1.让学生自己总结光和色彩情景。 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
学生创作 1.展示学生作业。 2.了解学生的思路。 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七彩虹世界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 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 展示自己最美的七彩虹世界, 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 评价作业 展示作业 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知道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并知道了七彩虹的七种色。
第五课:快乐的小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爱护小鸟。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小鸟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3.通过画小鸟,培养学生关爱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画出一群快乐的小鸟。 三.教学难点: 小鸟的不同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四.教学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 教师让学生谈过些什么鸟介绍它们可爱之处(形状,色彩)。 2. 欣赏课件。 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可爱的小鸟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