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上的小意外

课堂上的小意外

课堂上的小意外
永安中心小学——任玉娟一、案例背景:
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中采取的告诉式教学与复制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框定的范围中,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潜能受到压制。

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学的轻松,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每个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无论是新课程的要求,还是学生个体的日趋复杂,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过去的传授、灌输师框定的范围中,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想像力、复制改变为今天的探究、对话、沟通了新的要求。

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中采取的告、民主。

要实现这种变革,恐怕都会有种种困惑,需要尝试,需要思考。

我上的“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基于本班的学生很活泼,思维也很活跃,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异想。

下面请我们来关注本节课导入的教学过程。

二、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做一个剪纸数学实验。

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一把剪刀、一张三角形纸片。

并依次剪去一个角,观察每一次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一个较低的起点,使每个学生能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运用教具的直观演示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立刻进行动手操作,班级气氛很快地活跃起来。

一些学生急不可奈地发言开来……之后我叫了两位学生回答。

生1:每剪去一个角,图形多了一条边,分别从三角形依次变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生2:我与生1相同。

我对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并给予鼓励。

此时,班上一位思维较活跃的生A 高高地举起了手,大胆地说:“我有不同意见,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仍然是三角形。

”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他。

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愣了一下,但我就势引导:“你怎么想的?”
生A:从边上开始剪和从顶点上开始剪都是剪去一个角,但结果却是不一样。

然后我叫生A到讲台前演示他的操作并给予他很高地评价和鼓励。

我因势利导,提出:“若我们剪去四边形的一个角,它又会如何变化呢?全班学生就纷纷动手操作,并很快议论起来了。

之后,我叫了一位学生回答,并上台进行了演示。

生:四边形有可能变为三角形、五边形或仍然是四边形
师:那N边形(N大于3的自然数)又怎么样呢?
生:可能会变为N—1边形,N边形,N+1边形
(我对生A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充分显示了教师的讲台是开放的,学习的主动权是学生,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案例分析:
就本节课来讲,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学生举手,老师不予理睬。

长期以往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方案二: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案。

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或解法后赶紧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不去想,不去问,更不会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

方案三: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创设平等交流的氛围,先肯定学生敢“思”敢“问”的积极态度,再分析学生“问题”的合理部分或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让更多的学生“思”“问”“议”,这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案例反思与评价:
(1)创设情境启动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数学实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师框定的范围中,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想像力、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识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若在本节课中生A提出的问题教师置之不理或一笔带过,不仅会创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抑制能力的培养。

因此重要的是,我知道教育不是去磨平学生的个性以迎合教师的要求,而是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个性学习。

(2)关注学生,从学生的状态和问题出发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关于课堂的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境化的,也是富有个性的,不存在一模一样的课堂。

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告诫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同样的,“一个教师不
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

课堂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变化的场景,随时注意整堂课的节奏、内容等。

真正的课堂是应该出现种种“想不到”的。

如果课堂的凡事凡物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掌控之内,那么课堂中生命的灵动也就没了。

课堂也就开始步入压抑、死气沉沉的状态了。

教师的教学也就逐渐成为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了。

因此本堂课解决了生A提出的问题,导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这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改变教案、教参的状况。

不但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的精神。

可见,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需要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需要一个展示自身的舞台。

一节课,一次突发事件,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成长许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