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7课_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1)
第17课_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1)
Raphael
拉 斐 尔 的 《 西 斯 廷 圣 母 》
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 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 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母 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 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
拉 斐 尔 的 《 椅 中 圣 母 》
西斯廷圣母
中世纪圣母
拉斐尔的这些画虽 是宗教题材,但画中 的母亲柔美,圣子可 爱,反映了人间圣母 的亲情。这就是文艺 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 造特征,通过宗教题 材展现人性的美,抒 发作者的情感。
艺术领域-绘画 达·芬奇《蒙娜丽莎》 你悲哀吗? 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 你快乐吗? 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 笑容在扩大。 ---傅雷
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 人和人性的肯定。
达· 芬奇 Da Vinci,Leonardo
达· 芬奇(1452—1519),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 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 才多艺。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 芬奇镇,卒于法国。恩格斯对他 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 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 家和工程师”。是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 摹画了人体全部肌肉组织的科学 家。 达· 芬奇以《最后的晚餐》和 《蒙娜· 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莎士比亚墓地的教堂
莎士比亚墓墙上的半身塑像
1616年,莎士比亚因病逝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 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 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 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达· 芬奇
拉斐尔
中世纪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 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 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 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 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 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 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 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德意志 伊拉斯谟 西班牙 塞万提斯
领域 国别 波兰
哥白尼
椭圆定律 天文学 德意志 开普勒 意大利 加利略 用望远镜证实日心说 意大利 布鲁诺 宇宙无限论 哲学 英国 培根 实验法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 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 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
艺术领域-绘画
《大卫》
他双眉紧锁,目 光炯炯,全神贯注, 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 的威武姿态。 雕像宣扬了人的力量 充分体现了顽强、坚 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
米 开 朗 琪 罗 广 场 大 卫 塑 像
《摩西像》,大理石雕像,
现存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 教堂。《圣经》说摩西是犹太人
最早的领袖,他带领犹太人逃出 埃及领地,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 建立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并成为代 表上帝向犹太人传谕“十诫”的 立法者。摩西作为先知,头上有 两个小角,象征从摩西身上放射 出的非凡的光芒;右手拿着刻有 “十诫”的两块石板,左手托着 长长的美髯,头向左上方向旋转, 神情严厉而全神贯注。摩西的发 达筋肉,呈现理想化的健美和巨 人般的力量。深刻的智慧、饱满 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正像一个 公正无私的法律捍卫者和人民的 保护者。
达芬奇
雕塑 米开朗基罗
绘画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美 术 三 杰
文艺复兴的传播
意大利 国家 人物
莎士 比亚
欧洲其他国家 作品
《奥赛罗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巨人传》 《堂吉诃德》 反映英国社会现实,发 掘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 界和思想情感
内容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2、主要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Fra bibliotek薄伽丘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领域 薄伽丘(1313—1375) 意大利作家。他是个多产作家, 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 故事等。他的杰作是短篇小说集 《十日谈》,它是欧洲文学史上 的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 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导。
文学领域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 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 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 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萨城,儿子见到了 皇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 走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祸 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 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一 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顺从人的天性。
《十日谈》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 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别墅里住了10天,讲 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 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讽刺教士的 奸诈和伪善,赞赏手 工业者、商人的 智慧和才干,歌 颂真挚的爱情和 高尚的情操,表 现了资产阶级对 人生的追求。
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记》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
《最后 的审判》 及其局部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文艺 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创 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 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 深思,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 伟健的英雄气概。可是,他创造出 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特称为 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 人倾倒,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的典范。
一、文艺复兴
1、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1)经济基础: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一些沿海城 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2)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 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3)文化基础: 意大利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 量遗存。 (4)人才基础: 意大利有杰出的人才结构。
一、文艺复兴
文学领域
但丁(1265—1321)
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 落贵族家庭。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 的最后一位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 人” 。《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 的作品很多,都广泛地反映了中世 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 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 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 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 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 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 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其作品反映了什么核心思想?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 价值和尊严。
请思考: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 的肯定有哪些发展变化? 薄伽丘虽然讴歌了人性,但大多数 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说的都是男 欢女爱,而人类应该有更好的追求。伟 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描写,抒发,刻画 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 仁爱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纷纷采 取激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 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 信……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但是,当 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 祈求来世幸福。
《蒙娜丽莎》 (现藏于巴黎的卢 浮宫)是一幅享有 盛誉的肖像画杰作,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 水幽深茫茫, 使 人物内心丰富的感 情和美丽的外形达 到巧妙的结合。这 种臻于完美的生动 肖像作品,实为人 文主义关于人的崇 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
《神曲》
《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 《天堂》采用梦幻的形式,叙述但丁在 梦中由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游历 了地狱和炼狱,然后 又由圣女贝阿德丽 采引导游历了天 堂。《神曲》中的 天堂 地狱指的是现实世 界,天堂则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地狱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 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迹,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 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于是,一些对宗教 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 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 放运动。……实际上,他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 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提起意 大利你 会想到 什么?
蒙 娜 丽 莎 的 微 笑
罗马
威尼斯
佛罗伦萨
第17课 14-16世纪西方 人文主义的复兴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 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 主义的含义。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 大利,其原因有哪些?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状况: 基督教神学宣扬上帝主宰一切,人是上帝的奴 仆,只能听从上帝的摆布;教会把现实世界说成是 与天国对立的罪恶世界,人们只有弃绝现实的物质 享受,克制欲念,才能求得死后进入天堂;教会控 制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蒙昧主义,以维护封建统治。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 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 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哈姆雷特》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
一、文艺复兴
2、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内涵: (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 (3)重视科学实验,追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