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近日看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阅读了拖延产生的一
些心理学原因,颇受启发,阅读过程有种脊梁发凉的感觉,似乎以往
自己很是骄傲的一些点就是阻碍自己前行的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是过
于敏感,或者确实是问题,暂且先记下,以备日后深入思考和矫正。
(1)过于注重表现,把表现等同于能力。
”不管能力如何定义,当它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
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表现如何成为唯一衡量,其它面都被忽略
了。“表现的好坏评判标准常来自于他人,而他人无法从做事的动因和
根本出发点去理解一个人的表现,因此单纯注重表现,会让人变得过
于追求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完整的努力。这样获得的结果就如同空
中楼阁,似乎很华丽,却总让人不安心。
(2)过高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太大的落差。
”一个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
能够与之相符;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
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后者对自己要求跟自己对自己表现期待之间存在
着一种矛盾,所以常常自责,进而容易消沉,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
水平。
(3)平庸招致轻蔑
太多的时候希望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是个全能的人。
于是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与理想的自己相比很平庸,于是贬低平常和
常规的表现,用轻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表现。拖延就是安慰自己的方
式,然后找一堆接口,阿Q式的安慰自己。
(4)优秀不用努力
遇到事情,总是幻想自己有超能力,秒懂一切,解决问题都是手
到擒来,分分钟了事。做不到这点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对自己感
到失望,然后放弃必要的努力,通过拖延来回避努力,长时间如此,
让聪明变成了无知。
(5)一切都自己来,亲力亲为
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或者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放心,长
此以往,自己时间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好每件事,然后把自己推向
拖延。
(6)逃避竞争
对于竞争的很多事情,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息去做,()包括游
戏,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归根到底是害怕失败,而这很容
易让自己通过拖延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恐惧。
(7)自己太抢眼,总会有人受伤害
总觉得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要进大家一起进,要退大家一起退,
因此自己一有锋芒显露,就会局促不安,把锋芒藏起来,怕让别人认
为自己刻意表现,影响其他人。
(8)”幸存者歉疚“
这是第一次听到的一个新名词,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一直伴随着自
己,总觉得自己在外面享受着父母劳动成果换来的相对较好的生活心
有愧疚。然后再做一些跟家庭有关的决定,特别是需要家庭付出很多
的的决定的时候,不断地犹豫拖延,试图希望时间来通过最终没有选
择的方式来做决定。反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更大。
(9)选择困难,交流困难
在做决定时,太过犹豫,总是不断比较各种方案,觉得选择很困
难,然后通过拖延,让一些方案自动退出可选行列,在没得选时做决
定。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导致可能为找人商量件事,打电话咨询或约
定时不断拖延,总想找一个好的状态再去做,反而最后影响自己的事
情安排。这两点重要原因是一对需要做决定的事物不了解,二对自己
没有自信。
以前发现自己总喜欢找一个状态再去做事,否则就把一些看似不
重要的事情不断地拖,最终不了了之或者随随便便完成,然后觉得自
己做事情和预期相差很大,放弃了必要努力,对自己失望,状态低迷,
此时又觉得做事不合适,不断往后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拖延是个问题,需要不断修正,但是修正前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
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冲动“,本来没有问题,创造了问题,这样就不
好了。上面的9点是自己隐隐约约发现存在于自己的行为中的问题,
哪些是真正原因需要不断思考。找到根,然后逐步改善,最终摆脱拖
延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