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五节醛【学习目标】: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3.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醛类物质的组成、结构特点1.观察下列物质的球棍模型,分别写出其结构简式,指出醛类物质所含的共同的官能团。

2.写出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芳香醛的分子组成通式。

3.上述醛类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哪两种物质?4.上述物质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有哪些?5.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经测定其核磁共振图(1H—NMR谱图)如下: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活动二:以乙醛为例,通过实验探究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2)模仿乙醛的反应,写出丙醛、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注意观察甲醛的结构式..........)(3)工业上常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用氧气氧化醛生成羧酸。

分别写出甲醛、乙醛、苯甲醛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理论分析乙醛的还原反应。

(1)从分子结构和组成上分析,乙醛如何通过加成反应转化为乙醇,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甲醛加氢还原成甲醇②苯甲醛加氢还原成苯甲醇③丙酮加氢还原成2—丙醇★归纳出醛基可以和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并说出反应类型活动三:比较醇和醛的性质,认识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1)1—丙醇催化氧化为丙醛(2)丙醛与氢气加成还原为1—丙醇(3)丙醛氧化为丙酸2.认识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氢原子的角度思考。

归纳“1”中的反应,说说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是什么意思?(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思考。

①阅读下列教材,计算乙醇、乙醛、乙酸中官能团(或与官能团相连的碳)碳原子的化合价分别是多少?有机物与一般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确定的方法相同。

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

电子对偏向哪种原子,哪种原子就是负价;电子对偏离哪种原子,哪种原子就是正价。

如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甲醛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平均为0。

②从得失氧氢原子的角度判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与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的结果是否相同?③体检和交流用化合价升降的方法配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反馈】1.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菜热时,能产生红色沉淀。

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A.甲基B苯基C羟基D醛基2.丙醛和氢氧化铜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的实验中,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A.Cu(OH)2要新制B.CuSO4要过量C.CH3CH2CHO要过量D.NaOH要过量3.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C=C键断裂,RCH=CHR′可氧化成RCHO和R′CHO。

下列烯烃中,经氧化可得到乙醛和丁醛的是A.1-己烯B.2-己烯C.2-甲基-2-戊烯D.3-己烯4.某3g 饱和一元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生成了43.2g Ag,则该醛为()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5.使用哪种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己烯、甲苯和丙醛()A.银氨溶液和酸性KMnO4的溶液B.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C.FeCl3溶液和银氨溶液D.银氨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6.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mol橙花醛最多可与2molH2加成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7.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可表示为:否CH2=C=O+HA→CH3COA。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与下列各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所得产物不正确的是A.与HCl加成时得CH3COCl B.与水加成时得CH3COOHC.与CH3OH加成时得CH3COCH2OH D.与CH3COOH加成时得CH3COOCOCH3 8.某醛结构简式如下(CH3)2C=CHCH2CH2CHO(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9.由甲醛、苯、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10.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α—羟基磺酸钠:O OHR—C—H+NaHSO3R—CH—SO3Na该反应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2)若在CH3—CHSO3Na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离方法是OH_________________。

11.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请推测B 侧链上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填两种)(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的B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第六节 乙酸 羧酸课题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乙酸的结构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吃一些食物时常常会感觉到酸味,这是因为在这些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机酸,如:此外,在食品烹调和加工中为增加酸味,常使用酸味剂,常用的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和乙酸(醋酸)。

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H 。

乙酸可看成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什么原子团取代所得?该原子团是乙酸的官能团,它的名称是什么?写出乙酸的结构式。

活动二:认识乙酸的酸性+CH 3CHO NaOH 溶液 △ ─CHO ─CH=CHCHO +H 2O乙酸又叫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酸味剂,有酸性。

1.写出乙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画出装置图并说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写出你设计的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活动三:认识乙酸的的酯化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右边试管中的现象并闻气味。

1.右边试管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和闻到什么气味?2.做对照实验:右边试管中不盛放饱和Na2CO3溶液而是浸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其他装置和操作相同。

(1)实验结束后,闻到香味了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由此可见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该反应的类型是什么反应?该反应中的水是由氢原子和羟基结合而得,试猜想该反应的历程,并提出验证猜想的方法。

(4)写出甲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如何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反馈练习】:1.下列涉及有关乙酸的物理性质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醋的颜色(红褐色)就是乙酸的颜色B.乙酸的熔点比水高,很容易变成固体C.醋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和乙醇可以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2.下列物质中最容易电离出H+的是A.CH 3COOH B.C2H5OH C.H2O D.苯酚3.向的平衡体系中加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18O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B.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C.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子中4.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2=CHCOOH,该有机物能发生的的反应类型中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中和反应D.以上反应都能发生5.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反应的是①石蕊②乙醇③氢氧化铜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7.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金属钠B.氢氧化钠C.溴水D.乙醇8.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如右图,它在一定条件下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9.某有机物和过量钠反应制得气体V1L,另一份等质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制得V2 L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定),若V1=V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HOCH2CH2COOH B.CH3COOHC.HOOC-COOH D.HO--COOH1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醛和乙酸B.甲醇和苯酚C.乙烷与环己烷D.乙酸乙酯与甲基丙酸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NaHC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足量金属Na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足量HCOOH发生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②(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某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