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全集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4110kW ⨯,排泥量为31.4m /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20.7 m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 A .6510N ⨯ B .7210N ⨯C .9210N ⨯D .9510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排泥的流量为Q ,t 时间内排泥的长度为:1.420.7V Qt x t t S S ==== 输出的功:W Pt =排泥的功:W Fx =输出的功都用于排泥,则解得:6510N F =⨯故A 正确,BCD 错误.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1/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拉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此过程拉力做功为22FR B .此过程拉力做功为4FR πC .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12Fv D .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22Fv 【答案】B 【解析】AB 、将该段曲线分成无数段小段,每一段可以看成恒力,可知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1144W F R FR ππ=•=,故选项B 正确,A 错误;CD 、因为F 的方向沿切线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则拉力的功率P Fv =,故选项C 、D 错误。
3.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 。
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 。
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 )(设雨滴撞击唾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 3) A .0.15Pa B .0.54PaC .1.5PaD .5.1Pa【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
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 。
设在△t 时间内有质量为△m 的雨水的速度由v =12m/s 减为零。
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有()0F t mv mv ∆=--∆=∆得到mF v t∆=∆ 设水杯横截面积为S ,对水杯里的雨水,在△t 时间内水面上升△h ,则有m S h ρ∆=∆ =h F Svtρ∆∆ 所以有压强3345101012Pa 0.15Pa 3600F h P v S t ρ-∆⨯===⨯⨯=∆即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为0.15Pa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水柱以速度v 垂直射到墙面上,之后水速减为零,若水柱截面为S ,水的密度为ρ,则水对墙壁的冲力为( ) A .12ρSv B .ρSv C .12ρS v 2 D .ρSv 2【答案】D【分析】 【详解】设t 时间内有V 体积的水打在钢板上,则这些水的质量为:S m V vt ρρ==以这部分水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钢板的作用力为F ,以水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0Ft mv =-即:2mvF Sv tρ=-=- 负号表示水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水运动的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水对钢板的冲击力大小也为2S v ρ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5.2019年8月11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青岛,导致部分高层建筑顶部的广告牌损毁。
台风“利奇马”登陆时的最大风力为11级,最大风速为30m/s 。
某高层建筑顶部广告牌的尺寸为:高5m 、宽20m ,空气密度31.2kg/m ρ=,空气吹到广告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0,则该广告牌受到的最大风力约为( ) A .33.610N ⨯ B .51.110N ⨯C .41.010N ⨯D .49.01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广告牌的面积S =5×20m 2=100m 2设t 时间内吹到广告牌上的空气质量为m ,则有m =ρSvt根据动量定理有-Ft =0-mv =0-ρSv 2t得251.110N F Sv ρ≈⨯=故选B 。
6.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水龙头来接水,假设水龙头的出水是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那么水流在下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水流柱的粗细保持不变B .水流柱的粗细逐渐变粗C .水流柱的粗细逐渐变细D .水流柱的粗细有时粗有时细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流在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则速度逐渐变大,而单位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水的体积是一定的,根据Q=Sv可知水流柱的截面积会减小,即水流柱的粗细逐渐变细,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7.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
发射出的电子经过电压U 在真空中加速,形成电子束。
若电子束的平均电流大小为I ,随后进入冷却池并停止运动。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冷却液质量为M ,比热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冷却液升高的温度为UecM B .单位时间内,冷却液升高的温度为UIcMC .冷却液受到电子的平均撞击力为2UemD .冷却液受到电子的平均撞击力为2Uem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电子加速,则212Ue mv =设单位时间内发射电子个数为N ,则I Ne =电子束动能转化成冷却液内能,则单位时间内212N mv cM T ⋅=∆解得UIT cM∆=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CD .在单位时间内,电子束动量减少,等于撞击力冲量,则N mv F ⋅=解得2UmF Ie= 选项C 、D 错误。
故选B 。
8.如图所示,两条光滑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置于匀强磁场中,轨道间距0.8m L =,两端各接一个电阻组成闭合回路,已知18ΩR =,22ΩR =,磁感应强度0.5T B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下,导轨上有一根电阻0.4Ωr =的直导体ab ,杆ab 以05m /s v =的初速度向左滑行,求:(1)此时杆ab 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哪端电势高? (2)此时ab 两端的电势差。
(3)此时1R 上的电流强度多大?(4)若直到杆ab 停下时1R 上通过的电量0.02C q =,杆ab 向左滑行的距离x 。
【答案】(1)杆ab 上感应电动势为2V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2)ab 两端的电势差为1.6V (3)通过R 1的电流为0.2A ;(4)0.5m x =。
【解析】 【详解】(1)ab 棒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50.85V 2V E BLv ==创=根据右手定则知,电流从b 流向a ,ab 棒为等效电源,可知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 (2)电路中的总电阻1212820.4282R R R r R R ΩΩ´++++=== 则电路中的总电流2A 1A 2E I R === 所以ab 两端的电势差为ab 210.4V 1.6V U E Ir =-=-?(3)通过R 1的电流为11 1.6A 0.2A 8ab U I R ===(4)由题意知,流过电阻1R 和2R 的电量之比等于电流之比,则有流过ab 棒的电荷量1110.20.020.020.1C 0.2I I q q q I --=+=+⨯=总 ab 棒应用动量定理有:-BIL t m v ∆=∆或-BLvBL t m v R∆=∆ 两边求和得:BLq mv =总或22B L xmv R=以上两式整理得:q R x BL=总代入数据解得:0.5m x =9.某中学科技小组的学生在进行电磁发射装置的课题研究,模型简化如下。
在水平地面上固定着相距为L 的足够长粗糙导轨PQ 及MN ,PQNM 范围内存在可以调节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导轨左侧末端接有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开关K 控制电路通断。
质量为m 、电阻同为r 的导体棒ab 垂直导轨方向静止置于上面,与导轨接触良好。
电路中其余位置电阻均忽略不计。
导轨右侧末端有一线度非常小的速度转向装置,能将导体棒水平向速度转为与地面成θ角且不改变速度大小。
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时将受到恒定的阻力f ,导轨棒发射后,在空中会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的阻力,f 0=kv ,k 为比例常数。
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只平动,不转动。
重力加速度为g 。
调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闭合开关K ,使导体棒获得最大的速度。
(需考虑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反电动势)(1)求导体棒获得最大的速度v m ;(2)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达到某一速度v 1,滑过的距离为x 0,导体棒ab 发热量Q ,求电源提供的电能及通过电源的电量q ;(3)调节导体棒初始放置的位置,使其在到达NQ 时恰好达到最大的速度,最后发现导体棒以v 的速度竖直向下落到地面上。
求导体棒自NQ 运动到刚落地时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 2m 8E v fr =;(2)电源提供的电能210122W mv fx Q =++,通过电源的电量20122fx mv Qq E E E=++;(3) 22cos sin 8mg E v k E frv θθ=+ 【解析】 【分析】 【详解】(1)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棒受力平衡,则A f F = A F BiL =2E BLvi r-=联立解得22211fr E v L B L B -⎛⎫⎛⎫=+ ⎪ ⎪⎝⎭⎝⎭据数学知识得2m 8E v fr=(2)导体棒电阻为r ,电源内阻为r ,通过两者的电流始终相等,导体棒ab 发热量Q ,则回路总电热为2Q ;据能量守恒定律知,电源提供的电能210122W mv fx Q =++据电源提供电能与通过电源的电量的关系W Eq =可得,通过电源的电量20122fx mv W Qq E E E E==++(3)导体棒自NQ 运动到刚落地过程中,对水平方向应用动量定理可得x x x kv t m v k x m v -∆=∆⇒-∆=∆解得:水平方向位移2cos 8m E x kfrθ∆=对竖直方向应用动量定理可得y y y kv t mg t m v k y mg t m v -∆-∆=∆⇒-∆-∆=∆解得:运动的时间2sin 8E vfrt gθ+∆=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导体棒自NQ 运动到刚落地时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22cos sin 8x mg E v t k E frvθθ∆==∆+10.如图所示,有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右侧用一小段光滑圆弧和另一对竖直光滑导轨平滑连接,导轨间距L =1m 。
细金属棒ab 和c d 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它们的质量m 均为1kg ,电阻R 均为0.5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