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及答案
通过反复, 既打
a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 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第一句用“一个”和“千百万个” ,“ 杀死”和“ 站起来”作对比,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
,表
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号召人民前赴后继,斗争到底。
(二)、探究活动
1、根据大家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本篇演讲稿的写作特点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卑劣:
诬蔑:
蛮横:
赋予:
挑拨离间: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请快速阅读课文,并标上段落序号。
2.思考归纳: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明确: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 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3.理清文章思路★★ 段):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第一部分(
说出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1.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a 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b 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第一句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
a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第一句用简明的语言向敌人发问,发人深思,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 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灭了敌人威风,又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
讲演词具有宣传、 鼓动和
教育作用, 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 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 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
情上产生共鸣。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学生互相解说为主。★
闻一多( 1899 -1946 ) ,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
★
明确:
理清文章思路★★ 3.
第一部分: (1 --- 3)
第二部分: 4---- 5)
第三部分: (6 -- 12)
合作探究 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演说一开始,闻一多先生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
1.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的卑劣无耻,作用是什么?
”紧接着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 1()
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 一方面撕毁政
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
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
甚至采取
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 年 7 月 11 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
15 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 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
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
段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第五
(2)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如第四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 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为什么要打要
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第一段. 偷摸摸的来暗杀! ”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的力量。
7 月 11 日晚,于回家途
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3.写作背景,学生互相解说为主。★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
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妄图使中
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
反独裁” 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市二中 ??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 《最后一次演讲》第一课时
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准、书写本课生字词 2、能简单介绍闻一多、李公朴的事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初步感知演讲词的特点
4、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够划分文章层次,归纳主旨
自主学习
(一)演讲词: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
★★
2、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思考 )★★★
(提示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式特点、修辞、语气语调等方面
(1)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如第一段中用“打”
、“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
了敌人的暴行, 使语言富于变化, 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第二段用 “无耻” 和“光荣”
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自主学习
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合作探究 (一) .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爱憎情感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 说出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1.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a 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b 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a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b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1.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紧接
着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国民党
反动派的卑劣无耻,作用是什么?李先生只不过“说出
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
(1) 敌人的卑劣无耻。 “要打要
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
(2) 劣无耻。 嫁祸于
古典诗词和美术 。 1912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新月派代表诗人
,1923 年 9 月出版第一本新诗
集《红烛》 , 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
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 ,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李公朴是什么人,学生互相解说为主。★ 李公朴, 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 “五 四” 运动时, 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 “五卅”
(3) 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如第二段“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 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既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
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第五段“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用“一个”和
“千百万”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反动派
( 2)
2.文章中的“他们” 、“你们”都是指特务,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
(3)
3.文末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4.归纳本文的中心。
达标测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我们接触了演讲稿这种文学体裁及其特点,
学会了无论是讲 话
还是写作都要根据特定场合和对象讲话,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请你说说关于爱国的诗词
佳句,进一步感受闻一多的爱国精神。
市二中 ??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 《最后一次演讲》第二课时
教师: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修辞,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感情的作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末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3.
表达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4.归纳本文的中心。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达标测评(略)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概括本文主题思想(略)
合作探究
(一) .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爱憎情感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
闻一多,
。
2.李公朴是什么人? 李公朴,
。
3.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三)、检测词语,学生互查为主。 ★
1. 注音
卑劣(
)
诬蔑(
)
离间(
)
蛮横(
)
2. 解释词语
卑劣:
诬蔑:
蛮横:
卑鄙(
)
赋予(
)
赋予:
挑拨离间: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请快速阅读课文,并标上段落序号。 1.
2.思考归纳: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
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
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
讲演 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
(三)、检测词语,学生互查为主。
★
1. 注音
卑劣(
)
诬蔑(
)
卑鄙(
)
离间(
)
蛮横(
)
赋予(
)
2. 解释词语
共产党以推其罪责, 最是卑劣无耻。 又不敢承认, (3) “杀死了人, 还要诬蔑人” ,★与反动派
的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为了和平而献身的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
人民的光荣。 2.
文章中的“他们” 、“你们”都是指特务,闻一多先生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
面对“大家”而怒
斥敌人, 所以用 “他们” 以指敌人; 直接面对特务, 怒斥特务, 于是 用“你们” 以指“敌人”。 .文
(4) 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如第一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二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 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二)、探究活动 1、根据大家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本篇演讲稿的写作特点 明确:
★★
2、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思考 )★★★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