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A. 头脑风暴法B. 德尔菲法C. 脚本写作D. 个人判断法满分:4 分得分:42.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 替代B. 分解C. 合并D. 缩减满分:4 分得分:43.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A. 政策科学B. 公共政策学C. 政策学D. 政策分析满分:4 分得分:44. 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A. 咨询子系统B. 信息子系统C. 监控子系统D. 反馈子系统满分:4 分得分:45.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 政策问题的认定B. 政策目标的认定C. 政策方案的认定D. 社会问题的认定满分:4 分得分:46. 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满分:4 分得分:47.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 理性模型B. 渐进模型C. 精英模型D. 小组意识模型满分:4 分得分:48.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A. 政策评估B. 政策变通C. 政策规划D. 政策执行满分:4 分得分:49.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B. 主体权威性C. 信息的反馈性D. 空间广泛性满分:4 分得分:410. “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

”这一论断,属于()。

A. 事实分析B. 价值分析C. 规范分析D. 可行性分析满分:4 分得分:4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方法中的类比分析法包括()。

A. 人的类比B. 直接类比C. 符号类比D. 幻想类比满分:4 分得分:42. 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A. 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B. 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C. 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 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满分:4 分得分:43. 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

A. 财力资源B. 人力资源C. 权威资源D. 信息资源满分:4 分得分:44. 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A. 决策方案的提出B. 法制部门的审查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满分:4 分得分:45. 一般把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分成()。

A. 外在创始型B. 参与型C. 内在创始型D. 动员型满分:4 分得分:46. 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A. 个性化原则B. 强制性C. 适时原则D. 说服原则满分:4 分得分:47.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逻辑经验主义D. 后现代主义满分:4 分得分:48.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力量包括()A. 中国共产党B.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C. 各民主党派D. 半官方的政治团体满分:4 分得分:49. 一项公共政策要转化为国家法律,必须由国家()来通过相关法案。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社会机构满分:4 分得分:410.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A. 党的政策B. 行政决策C. 立法决策D. 人大决策满分:4 分得分:4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得分:20V 1. 公共政策在其有效期限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2. 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3. 政策实验的选点必须是在全局中具有典型条件的地方,这些典型条件要带有普遍性。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4.政策系统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等级系统。

除有总体目标外,还有多个子目标。

在由总目标到具体目标组成的分层目标结构中,实现上一级目标的手段,往往是下一级的目标,或者说下一级目标是上一级目标的手段。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目标——手段链。

从上往下看,是一个目标分解的过程;从下往上看,则是一个目标实现过程。

A.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5.作为一门科学,政策科学总是以理性原则为基础,试图运用科学方法建立各种理性模型来改进政策制定,同时也重视政策制定者的经验、直觉、预见、灵感等超理性因素,以及情感、深层心理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A.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A. 政策表面化B. 政策替换C. 政策缺损D. 政策扩大化满分:4 分得分:42.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满分:4 分得分:43. 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A. 外在创始模型B. 动员模型C. 内在创始模型D. 史密斯模型满分:4 分得分:44. 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的公共政策,属于()。

A. 实质性政策B. 分配性的政策C. 再分配性的政策D. 程序性政策满分:4 分得分:45.评估者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政策和无公共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 “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 “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满分:4 分得分:4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 合议制B. 合议、三权分立制C. 民主集中制D. 合议、民主集中制满分:4 分得分:47. 公共政策对象指()。

A. 直接政策对象B. 直接政策对象和间接的政策对象C. 直接政策对象、间接的政策对象和其他D. 间接的政策对象满分:4 分得分:48. 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因公共政策的终结而被缩减或撤消,属于()。

A. 功能的终结B. 组织的终结C. 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D. 以上都不是满分:4 分得分:49. 下列概念中,既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的是()A. 公共产品B. 公共代价C. 公共利益D. 公共要求满分:4 分得分:410. 公共政策的决择实际上就是将有关政策加以()的过程。

A. 合理化B. 合法化采纳C. 有序化D. 排列组合满分:4 分得分:4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A.政治政策B. 文化政策C. 经济政策D. 基本政策满分:4 分得分:42.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A. 党的政策B. 行政决策C. 立法决策D. 人大决策满分:4 分得分:43. 公共政策的终结对象有()。

A. 未实施的政策B. 功能的终结C. 组织的终结D. 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C 满分:4 分得分:44.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一般包括()。

A. 技术可行性B. 经济可行性C. 政治可行性D. 行政可行性满分:4 分得分:45. 在进行政策宣传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A. 个性化原则B. 强制性C. 适时原则D. 说服原则满分:4 分得分:46. 政策评估的主体系统包括()A. 政策制定者B. 专业机构C. 政策执行者D. 专业人员满分:4 分得分:47. 公共政策实施准备包括()。

A. 思想准备B. 物质准备C. 计划准备D. 组织准备满分:4 分得分:48. 从一般意义上讲,当今社会,不论中西方,非官方的决策参与者除了政党之外,还有()。

A. 利益集团B. 公民C. 大众传媒D. 思想库满分:4 分得分:49. 政策终止是由于()A. 政策功能的消失B. 责任与权利的解除C. 组织的缩减或撤销D. 新政策的开始满分:4 分得分:4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 人大决定B. 基本法律C. 一般法律D. 地方性法规满分:4 分得分:4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得分:20V 1. 有效的信息沟通能促进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协调.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2. 公众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3.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早已有之。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4. 公共政策评估包括对公共政策非预期影响的评估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5. 政府所面临的重要政策问题,大都是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得分:4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 拉斯韦尔B. 伊斯顿C. 戴伊D. 安德森满分:4 分得分:42.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B. 主体权威性C. 信息的反馈性D. 空间广泛性满分:4 分得分:43. 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A. 外在创始模型B. 动员模型C. 内在创始模型D. 史密斯模型满分:4 分得分:4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这样做是否行得通、领导或公众是否允许这样做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 事实分析B. 价值分析C. 规范分析D. 可行性分析满分:4 分得分:45. 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A. 互适模型B. 循环模型C. 综合模型D. 博弈模型满分:4 分得分:46.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A. 理性主义模型B. 混合扫描模型C. 集团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满分:4 分得分:4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